翔安化解信访难题。
台海网(微博)8月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张受理告知单、一本《信访条例》、一张依法信访“路线图”、一张服务承诺书、一张治安宣传单,在翔安区的信访部门,有这么七个“一”。这七个“一”,串联起该区信访工作的基本思路。
蜕变中的翔安,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今年1—6月份,翔安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信访3392批件4496人次——这两个数字,把该区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艰难,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而事实上,贴近群众,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也是当前翔安区正在大力实施的“三个五”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搭建通往老百姓心灵的桥梁,翔安区的领导和干部,用责任和温情,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奏响和谐音符。
“三个转变”
当好老百姓“贴心人”
在翔安区,一个真心问候、一次亲切交谈,却常常快速融化了积怨者心头的坚冰。
当好老百姓“贴心人”,翔安区的信访工作,已经实现“三个转变”: 变“坐门等访”为“公开接访”——每月15日区委书记、区长分别到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以及每星期一,都会安排一名区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建立区领导包案责任制,坚持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定期约谈上访对象,组织机关干部下访,大量矛盾纠纷迎刃而解;变“弹性指标”为“硬性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对信访问题稳控不力,造成负面影响或不良后果的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其他信访工作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