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新圩古宅村:古人赶考路今人休闲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吴生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5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多雨的夏天让美丽的新圩古宅十八弯处处充满了绿意。踩着石阶,听着鸟鸣,闻着花香,这条千年古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户外爱好者前来猎奇体验,并在那一级级古朴的石阶上,寻找前人走过的漫漫赶考路。

A
  千百年间
  商贾考生络绎于途

  “古宅十八弯”位于翔安新圩古宅村的后壁山,它是一条以不规整的块石、卵石铺成,长约1公里左右的古山道,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据《翔安区志》记载,十八弯是宋景定元年(1260年)时,一个叫郑祥化的人和僧人妙谦,为方便旅人往来,合力捐款修的,长800多丈,沿山坡蜿蜒盘曲而上,直达山巅云中雁,因途中共有18个弯,故名“十八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交通不是很便捷的时代,古宅十八弯是北同安通往泉州的必经之路,是盛极一时的交通要塞。在宋元明清时期,有“小官商”之称,经贸非常活跃。同时,它也是求取功名的考生参加科举的“终南捷径”。
  史料记载,为赶考,同安县城东南片的生员一般走小盈岭那条驿道,北同安一片,包括现在同安城区、汀溪、莲花、新民的生员,多数走十八弯这条古道。
  可以说,那一级一级蜿蜒直上的古朴石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左右着古同安的经济文化发展。它上面印满了宋元明清同安科举名人的足迹,还有商旅不绝的印记。正因为具备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1984年7月,十八弯古道被同安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B
  自然条件优越,古道曾有老虎盘踞

  由于年代久远,且位于葱郁的深山中,古宅十八弯保留着不少人文景观,并流传着不少传说。
  比如,在巍峨的大壁山脚下,也就是古宅十八弯的起点,有一座用石头搭起的小土地公庙。村中老人回忆,这座庙由来已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不过大家都认为,既然老祖宗将庙设在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要保护当时的过路人平安,其中包括远离虎患。
  这种猜测是有依据的。新圩北部地理气候条件非常好,生态环境优越,古宅一带群山绵延,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老虎曾一度在此间出现,山上的密林和高大的茅草,成为老虎最钟爱的藏身之所。
  村中老人说,他们曾听祖辈说过,以前老虎喜欢盘踞在十八弯古道旁边,袭击那些冒险走夜路的考生,有考生曾被老虎拖进过茅草中。自那以后,考生们再也不敢冒险赶夜路了,他们傍晚汇集古宅,在村中客栈过夜,然后养足精神,隔天爬山赶路。
  据说,到上个世纪中叶,十八弯上还有老虎出没。
  如今,考生和虎患都已随历史远去,但古宅十八弯的古道和山脚下的土地公庙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过,村民们没有忘记它,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民们都会自发聚集在小庙前,求福保平安,赚大钱的村民,还会请个戏班子来这里搭棚唱戏。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