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国在教孩子们跳拍胸舞。
杨保卫 摄
台海网4月2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李虎平)文化立镇、文化兴镇、文化强镇,这三种理念是新圩镇的文化发展思路。在这三种理念的指引下,新圩的文化产业开展得红红火火,从最为出名的新圩“三子文化”——金柄汉子拍胸舞、新圩嫂子合唱团、古宅小学孩子竖笛演奏,到活跃在民间草根的车鼓弄、腰鼓、高甲戏等,这些民间团体的身后都离不开新圩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努力。
这一期,我们走进金柄汉子的拍胸舞团,看看这种跳了上百年的草根舞蹈如何跳上各大舞台的。
半数村民会跳拍胸舞,其中15%踏进“娱乐圈”
每到夕阳西下,新圩镇金柄村的大戏台上,总会循环播放着一首欢快的曲子。踩着节拍,一个憨态可掬的老头,领着一群日落而归的村民和放学的孩童,重复练习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拍胸舞”。在他们的一拍一笑中,新圩人的淳朴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排练前,老头先帮一群孩子换好服装。排练开始后,他又手把手地纠正大家的动作和表情,“表情要欢喜点,我们是要给人带去快乐的。”老头很细心也很耐心,“我们是要到外面表演的,可别到时候让人笑话”。
这个老头就是新圩“三子文化”中独领风骚的“金柄拍胸舞”表演团团长黄奕国。
很多见过黄奕国表演的人,只要再听到他的名字,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个憨态可掬、边跳边笑的胖老头,他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非常有感染力。
在黄奕国的影响和指导下,金柄村近半数的村民——下至6岁孩童,上至60岁的老人,都学会了这支在他们这块土地上跳了100多年的舞蹈。其中,有15%的村民通过这支舞蹈,半只脚踏进了“娱乐圈”,在吃“农家饭”的同时,吃起了“娱乐饭”。舞蹈甚至成为他们目前重要的家庭收入来源。
更可喜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村里时不时会传出争吵声和赌博声,而现在,听到最多的是笑声和舞蹈的节拍。现在,村民们最期盼的是,能跟着“拍胸舞”表演团到外面表演,去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