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近日,最新百家姓出炉,李、王、张三个姓氏正为谁荣登宝座而争得乐此不疲。坐观这场火热的角逐,翔安桐梓、后亭、内田等社区的朱氏笑了。李、王、张各执一姓,但桐梓、后亭等社区的朱氏却有两姓———生时以朱为姓,天年之后,改姓为陈。如此姓氏,若要追究,新百家姓或要重新洗牌。
与欧阳等复姓不同,翔安的朱陈复姓为两姓合称,活着姓朱,辞世后改姓陈。据当地老人介绍,这种姓氏形式已流传数百年,主要流传在翔安马巷镇的后亭、桐梓、内田等社区。
这样的姓氏,外人看来很是新奇,但桐梓村的老少妇孺皆不以为然。“从我懂事起就是这样,据说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村民朱女士说。
事实上,居住于桐梓、后亭等社区的朱氏对于“朱陈”这一姓氏形式也是停留在“规矩”阶段,若要追根溯源,恐怕没几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据后亭朱老先生介绍,溯其本源,“朱陈”的开基祖应是其祖先陈福全———厦门禾山“五户陈”之一。陈福全的出生年月无从考证,但据相关资料推算应是生活在明朝年间。
陈福全热衷丝竹,曾只身一人来到当时的同安县马巷一带教授南乐。一次偶然的避雨让他结识了今桐梓社区的一户人家,不久后由这家主人介绍,入赘朱家。但入赘之后,姓朱还是姓陈一直没有定论,祖祠内不写朱氏也不写陈氏,仅留“承姚世室”(继承现代祀奉祖庙)牌匾,喜丧之事或写“朱陈”。
姓氏未定,何来“生朱死陈”的规矩呢?原来,陈福全与朱氏缔结连理后,四代单传,为了家族人丁兴旺,便前往北辰山问卜。仙人托梦“虫烧死,黄叶落,朱出现”。随后,陈福全与族人均定朱姓,果然子孙辈出。但陈福全因爱好南乐,终日沉浸管弦之间,不得朱氏理解,遂离家出走。不过,陈福全最后还是得到了朱氏的谅解。福全公寿终后,为圆其心愿,以“陈”立碑。至此,“朱”改陈,而“生朱死陈”的规矩也世代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