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3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去年,央视“喜迎十八大”节目《见证》播出了福建厦门翔安新圩镇金柄村的“拍胸舞”,古朴、诙谐、欢快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了解到,这些拍胸舞演员全部是下田种菜的农民。
日前,记者前往厦门翔安新圩镇金柄村,寻找带领这些下田种菜的汉子上央视节目的“伯乐”与“导师”——非遗拍胸舞的省级传承人黄奕国。
61岁的黄奕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上洋溢着一股质朴与认真。
拍胸舞在翔安新圩镇金柄村已有117年的可考历史。黄奕国小时候就跟着叔公等长辈学艺,由于悟性好,加上勤学苦练,很快成为当时颇受乡民喜爱的“小舞星”。
为了让周围村民也能喜欢上这“祖宗”留下的“宝贝”,起初,黄奕国勉强“拉拢”了几个人,授其技艺并组建一支队伍,每逢乡里寺庙迎佛、红白喜事,拍胸舞队常常前往表演助兴。
这样的小打小闹,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村民们那股认真的劲儿,埋在黄奕国心底最深处的愿望,就愈发地强烈。“一定要走出去,登上大舞台,让这个‘祖宗的宝贝’也能扬名在外。”
从此,在黄奕国眼里,拍胸舞比养家糊口更为重要,他整天围着拍胸舞转。无论何时,只要有农民提出想学,不管基础条件多差,黄奕国都二话不说地收下。有的徒弟年纪比黄奕国还大,但仍然很有“敬业”精神。63岁的黄扁,为了演绎出丰收时节的快乐,常常露出没了牙的“缺憾”而逗乐全场。
“良莠不齐”的队伍,却展露了农民最真的一面,演绎出了拍胸舞应有的欢乐。2005年,拍胸舞“千呼万唤”的大舞台终于来了。在第四届世界合唱节上,拍胸舞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亮相”,不仅镇住了全场,还引来了各国选手的青睐,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下这精彩的场面。从此,拍胸舞团的生意就火了起来,常有队员外出时被认出,受到热情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