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评是大嶝人,出生于1963年,因为家庭贫穷,交通不便,到上大学以前,他竟然从来没有去过同安县城,更别说厦门岛了,“从初中开始,我就有个理想,将来要当教师,改善家乡的学习条件”。1981年,他从集美师专毕业,回到大嶝中学当化学教师。
刚毕业那会,海岛的条件让他几乎没有与别人交流或学习的机会,他就自力更生,边实践边摸索,如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他任教的化学科第一次参加中考就取得均分32.82分 (满分40分)的好成绩,超过同安县均分4.8分,勇夺全县第一。此后连续4年,他任教的班级参加中考,化学科成绩均是同安第一,书写惊人的5连冠,就此奠定了大嶝中学化学科的强科地位,宋文评也因此在厦门教育界小有名气。
一位海岛中学的教师,是如何做出这骄人成绩的?宋文评的回答是八个字:兴趣第一,因材施教。每次给新生上课时,宋文评不是讲深奥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会教他们自制汽水、自制葡萄酒,让他们觉得学好了化学,可以做出很多东西来……许多学生就是从第一堂课开始迷上化学的!”另外,他还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我眼里没差生”。
正是因为这“八字方针”,让宋文评成了大嶝中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保持高水准,2007年、2008年两届任教班中考化学科成绩居翔安区第一,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市级“园丁奖”。2013年1月,他成为翔安区首批“拔尖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宋文评年轻时也想过离开大嶝,因为城里的条件更好,但看着孩子们的求知欲,他选择了坚守。而今,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到来,宋文评把坚守当成了一种享受,“我对这片土地,真的爱得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