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我市有关部门将根据人流分布状况,在翔安大道沿线公交车站、人行天桥附近,设立自行车换乘点,在这些换乘点内,近期,人们可以租赁到观光自行车,未来有望增设普通出行自行车。
四季都有
鲜花盛开
未来厦门市民赏花,翔安大道将是一个理想场所。按照计划,完成改造之后的翔安大道,将分为夏花区、冬花区、常绿盛花区、色叶区、草本区及市树区等。
昨天上午,翔安好骑单车俱乐部成员王建设和他的十几名队友,兴致勃勃地把车骑上翔安大道新店镇后房村附近的慢行步道。他说,第一次在“厦门最美的城市快速路”上骑车感觉非常好,以后,他们会经常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我市斥资4.5亿元进行的福建省首个公路带状公园的建设正加快推进,昨天,宋坂至翔安体育场段慢行步道首度开放,长约2公里,而在今年上半年,该慢行步道将全线竣工。从现在开始,人们就可在已开放的慢行步道上散步、玩耍、运动,据介绍,这种给城市快速路注入休闲功能的作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作为目前省内最宽的城市快速路,延绵13.5公里的翔安大道于2004年9月8日全线贯通。今天,它的闻名,不仅仅在于它是连接厦门岛与高速公路、324国道的快捷通道,还在于其身披的“绿色衣裳”。据了解,我市正在推进的翔安大道绿化景观工程并非简单地为道路“添绿”,而是在厦门历史上第一次把推进道路绿化与建设城市公园结合起来。
施工方案的一个亮点,是翔安大道左右两侧正在各拓宽30米。这意味着,此前120米宽的翔安大道,将“长胖”60米,达到180米宽度。而这60米宽的新增路幅,也将同时具有景观功能、休闲功能以及生态防护功能。
未来的翔安大道,不仅有飞驰的汽车,还有“慢悠悠”行进的公共自行车——此前不少市民呼吁建立的自行车换乘系统,有望在翔安大道上出现。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今后还可能把这一自行车换乘模式向厦门岛内外的其他道路推广。
同步
福厦泉漳全面推进自行车系统建设
今年,福厦泉要建成40公里以上绿道,其余设区市建成15公里以上,各县(市)建成8公里以上;福厦泉漳全面推进自行车系统建设。昨日来自省住建厅的消息表示,我省全面绿化“点线面”铺开。
据悉,去年我省各地安排90个绿道系统建设试点,至去年12月底,已建成500公里。
景观提升
建设一批专类公园
省住建厅要求,新区建设要留足绿色开敞空间,建设一批园林植物园、湿地公园、滨水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专类公园。而旧城区按步行10分钟-15分钟的要求建设小绿地、小游园、小街景。加强城市花化彩化,按照“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要求,突出乡土树种、花卉的使用。
低碳出行
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今年将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推广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楼,重点在老城区商业区、车站、中小学、医院以及大型居民区等停车需求量大的地区配建公共停车场,充分利用市政广场、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同时,抓好公交场站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全面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
在城市交通方面,省住建厅要求,加快福州轨道1号、2号线和厦门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泉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完善城市路网建设,优化路网配置,提高路网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