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跨岛发展战略,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教育人才向岛外汇聚。近日,《翔安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新鲜出炉,翔安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打造教育强区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纳群贤,聚英才。在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翔安区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针,坚定地指向引进和培育名校长、名教师,拉动全区教师队伍尤其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住房补贴、薪酬补贴、社保补差、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和一次性奖励……一系列优惠政策格外亮眼。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翔安区将重点引进和培育25名以上高层次教育人才。其中,引进省级名校长2名以上,市级名校长3名以上,省级特级教师5名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以上。同时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师德修养好、文化学识高、教学业务精、科研能力强,能够引领翔安教育发展的名师队伍。
此次,翔安区拿出“以情感人”、“以事业留人”等有力举措,全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金凤凰”扎根。值得关注的是,今后,该区将分别给予新引进的省级名校长45万元、市级名校长25万元、省级特级教师30万元、省级学科带头人25万元、市级学科带头人2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
引进名师的背后,实际上正是翔安区瞄准的名师带动战略。《实施细则》规定,省级名校长三年内将至少带出1名以上省级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而市级名校长三年内则至少带出1名以上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翔安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教育人才新举措的出台,既是该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力手段。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表示,翔安区成立教育基金,岛内优质校和翔安区学校成功签订协议,并将引进名校长、名教师,集聚教育行业的拔尖人才,目的是快速提升翔安教育的软实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早日实现建成“教育强区”的目标。
让孩子们从“有学上”转变到“上好学”——为了当地群众的这一期盼,翔安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多年来在大力推进岛内外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今年9月,翔安区高分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评估验收,标志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为加快翔安“教育强区”创建步伐,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把成立区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实施市区合作办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兴教强区的有力引擎。在党的十八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战略目标的引领下,翔安区的教育事业还将迅速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