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千年古镇马巷迈向现代化新区(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12项目点击】

   支柱产业

   全力深化提升以友达光电、厦门天马微电子、冠捷科技为代表的光电产业,以ABB、许继电气、永红电子、洪氏企业为代表的电工、电子产业,以路桥翔通、三航伟业、台亚塑胶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以天福茶叶、如意食品、兴盛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中国贡香城为基地、舫昌佛具为龙头的贡香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国内第一条5.5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生产线,位于马巷镇的火炬(翔安)产业区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省、市重点项目“厦门天马”去年5月动工,本月将试投产,明年4月一期工程将正式投产。

   “天马”的落地,又一次体现出令外界瞩目的“厦门速度”。整个项目力争在2014年6月全面竣工,这将推动整个厦门光电产业再上新台阶。(王元晖 张天骄)

   交通网络

   完成滨海东大道、翔安西路、324国道复线、新马路、黎安路、西亭路建设,启动海翔大道市政化改造二期工程,形成更加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络。

   【人物原声】

   马巷镇党委书记蔡清发:

   马巷镇作为“闽南四大古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各项资源丰富。我们要用马巷的“威风锣鼓”、“巾帼战鼓”吹响马巷文化战线的冲锋号,打造马巷名片,为20万新老马巷人的福祉不懈奋斗。

   马巷镇镇长刘清乐: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推动火炬(翔安)产业区、翔安综合工业园区(含市头片区、汽车城片区和巷南片区)及重大片区的开发建设,下大力气抓好滨海东大道、海翔大道及翔安西路、翔安北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农村发展用地项目、百姓教育就业等重点民生保障工作上下工夫。

本报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主人将铜镜铁罐等器物复位 马巷“八卦阵”重新藏身地下

“八卦阵”被盖上地砖。   台海网1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在出土的第16天,翔安马巷“林百万”故居的“八卦阵”重新盖上“面纱”――在林氏宗亲的见证下,林自由兄弟将铜镜等复位,“八卦阵”被盖上地砖,保护起来。   去年12月26日,林芳德“林百万”后人在清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