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启动巷北路安置房建设
明年将打通巷北路
在马巷镇领导层的眼里,民生保障永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累计发放家电下乡补贴90.28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47.0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676人,参保率99.53%;参保人员自付医疗费用困难补助636人,250.6万元;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514人,总数达4756人;全镇农村发展用地项目规划选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记者在马巷镇发现的这样一组统计数据,直观诠释了今年该镇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努力。
说起民生保障,蔡清发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打开“话匣子”。记者了解到,马巷镇已经启动巷北路安置房建设,2013年,打通巷北路,实施老街提升改造,加大老镇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便市民出行……
文化
舫山文化薪火传
池王香火两岸香
“穿越历史的古街,走过朴实的老巷,千年古镇,沐浴阳光绽新颜。舫山文化薪火传,池王香火两岸香,闽南童谣唱乡情,神曲南音吟古今……”如今每逢清晨,马巷晨起锻炼的人们总能听见《阳光下的新马巷》、《欢天喜地马巷人》等悦耳的歌声。这些本土歌曲,不但激发人们热爱马巷、热爱生活的情感,而且也表达出马巷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情。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事实上,在长期的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历程中,马巷镇党委、政府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蔡清发看来,马巷的物质文明在发展,精神文明也绝不能落后,而宣传十八大精神,就是他们今后开展文化建设的一大重点。据了解,接下来,马巷将以闽南童谣表演队、老体协文艺宣传队、南音社等为载体,通过民俗舞蹈、歌曲演唱、小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十八大精神走入千家万户。
千年古镇迈向现代化新市区,是时代交给这片热土的一个历史命题。借着十八大的暖风,马巷前行的步履更加坚定,更加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