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四则运算”打造“贴心城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翔安城管在工作中很注重和群众的沟通交流。(滕晖 摄)

   台海网11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翔安,有这样一群人:市民还在梦乡酣睡,他们已经在晨曦中现身;城市已经万家灯火,他们依旧在夜色中奔忙;冷言冷语常入耳,讽刺挖苦不入心,只知道埋头苦干,只知道默默奉献。

   他们来自翔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近来,翔安区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运用的“四则运算”,一度引发外界关注。这一道道简单的“算术题”,折射出他们用人性化服务替代强制化管理,设身处地为百姓排忧解难,打造“贴心城管”的不懈努力。

   加法
   贴心服务促进“感情加温”

   翔安文教园区征地拆迁中,有一经营废品生意的动迁户,家中有一患先天障碍性贫血的孩子,生活十分贫困。翔安区执法局一方面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保证自拆;另一方面,主动把情况向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他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现在,动迁户逢人就说,翔安城管是他们的“贴心人”——这是近期在翔安流传甚广的一段佳话。

   事实上,这只是翔安区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始终把动迁户的利益挂在心中,深入动迁群众,积极为广大动迁户解难题、办实事的一个小小的例子。正如外界所熟知的那样,“服务执法”,已经成为翔安城管执法的一大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还在全市率先推出“工作联系卡”,便于市民与城管的联系。

   正是由于翔安城管突出民生优先这个重点,今年以来,他们先后纠正油烟、施工噪声、生活噪音、粉尘污染扰民2142起;查处泄漏、扬尘等不文明施工行为981起;成功调处因宅基地引发的邻里冲突64起,影响民生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查处。

   显而易见,翔安城管执法部门心系群众,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城管执法的“第一信号”,做好“加法”,在感情上不断加温,于无形中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