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城管在工作中很注重和群众的沟通交流。(滕晖 摄)
台海网11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翔安,有这样一群人:市民还在梦乡酣睡,他们已经在晨曦中现身;城市已经万家灯火,他们依旧在夜色中奔忙;冷言冷语常入耳,讽刺挖苦不入心,只知道埋头苦干,只知道默默奉献。
他们来自翔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近来,翔安区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运用的“四则运算”,一度引发外界关注。这一道道简单的“算术题”,折射出他们用人性化服务替代强制化管理,设身处地为百姓排忧解难,打造“贴心城管”的不懈努力。
加法
贴心服务促进“感情加温”
翔安文教园区征地拆迁中,有一经营废品生意的动迁户,家中有一患先天障碍性贫血的孩子,生活十分贫困。翔安区执法局一方面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保证自拆;另一方面,主动把情况向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他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现在,动迁户逢人就说,翔安城管是他们的“贴心人”——这是近期在翔安流传甚广的一段佳话。
事实上,这只是翔安区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始终把动迁户的利益挂在心中,深入动迁群众,积极为广大动迁户解难题、办实事的一个小小的例子。正如外界所熟知的那样,“服务执法”,已经成为翔安城管执法的一大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还在全市率先推出“工作联系卡”,便于市民与城管的联系。
正是由于翔安城管突出民生优先这个重点,今年以来,他们先后纠正油烟、施工噪声、生活噪音、粉尘污染扰民2142起;查处泄漏、扬尘等不文明施工行为981起;成功调处因宅基地引发的邻里冲突64起,影响民生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查处。
显而易见,翔安城管执法部门心系群众,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城管执法的“第一信号”,做好“加法”,在感情上不断加温,于无形中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