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房间内,一张简易的桌子躲在角落,上面堆了几块砖头,桌子一边,是一个齐膝高的木墩和一台给金属定型的机器,还有一罐液化气,连着桌上的高压枪和桌底的踩踏板。这个看起来简陋的工作室,就是洪锦秀做出精美首饰的地方。
20多年前,父亲见她喜欢捣腾一些女生穿戴的小首饰,就带她到晋江拜师学艺。洪锦秀说,由于首饰的重量都十分精确,花纹也要做得很精细,刚入门时,师傅让她把只有面条那么粗的银条,敲成一样粗细、四边形的方条,然后再敲成圆条,且表面要敲得很光滑,不能有一点凹凸感,否则就要受罚。洪锦秀就这么敲啊敲,一走神就敲到手指,疼得直掉泪。
还好她天资聪慧、勤奋肯学,不到一年就出师了。那个年代,在闽南地区都有小孩满月戴银手链、脚链和长命锁链的习俗,来定做、来料加工、翻新首饰的顾客很多,生意好的时候,自己都忙不过来,还得拉上老公为她打下手。但近十年来,大家都直奔首饰店里买成品,洪锦秀的生意缩水了不少,低潮时,她都打算放弃这门手艺了。
直到一天,有位顾客拿着从首饰店买来的银镯子找她翻新,她一用高压枪熔解才发现,标榜纯银的首饰,其实掺了不少杂质,且银质较脆,没有韧性。“顾客亲眼看到才知道纯手工打造的质量好。”洪锦秀说,正因为这样,那些去首饰店买的顾客,渐渐都回头找她定做。然而,说到手艺传承,洪锦秀几乎不抱希望,有时她一拿起工具就是五六个小时,做一副幼儿手镯才收几十元。“既耗时间又不赚钱,谁要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