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上半年说起。因海翔大道建设,截断了沿线东浦村孩子们上学的路,他们只能冒着危险横穿马路。此事经导报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今年“六一”期间,一条500米长、铺砖绿荫的学生专用道建成了,专供东浦村百名学生上下学之用。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大家还踊跃为这条路取名,最终定名为“谐声路”。
“谐声路”从谋划到建设,翔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农民科长”吴善营亲力亲为,自始至终。这组新的“迷你”斑马线,也是他和施划标线工人一起动手,放弃午休,忙了一个中午才大功告成。
其实,若按严格的标准,这组“迷你”斑马线还达不到正规斑马线的要求,按照规定,斑马线(人行横道线)线宽应为40厘米或45厘米,线长最小300厘米。吴善营说,这是他和施划标线工人一起,为“谐声路”专门量身定做的。这个路口的左边就是海翔大道,横跨的是连接海翔大道的村道,不时有车辆进出,施划这组“迷你”斑马线,就是为了让学生上下学更加安全。吴善营说,他还打算在斑马线处架设红绿灯,目前,他已经开始着手寻找电源。
公安部交管局高度评价
事情虽小,意义却不小。此事一经披露,再度引发网络热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宣传教育处官方微博@交通安全微发布也关注到这件事,并以《厦门:袖珍斑马线亮相,细致入微密织路口安全》为题进行了转评:“相比城市里常见的斑马线,厦门谐声路上这些斑马线显得很‘袖珍’。但这些袖珍的小‘斑马’,显示对每一个关系安全的细微之处的关照。安全无小事,如果这样的细致入微再多些,马路也许会更安全些。”
吴善营说,作为交警,做这些是他的分内事。除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他也想通过此事在网络上的宣传讨论,引起大家对交通安全的重视,让大家养成更良好的出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