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一农民自学成知名古建筑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静娴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张奎元(右)与两个儿子在宫庙施工现场

  台海网10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许燕妮/文 张天骄/图)说起建筑师,许多人会想到大学生、研究生,但在翔安,却有这么一个农民,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却凭借自学,成了一个知名的古建筑师,20年修了100多座庙宇,连寺庙文化盛行的台湾也有他的作品。

  这个农民叫张奎元,今年56岁,家住翔安新店镇。张奎元祖籍泉州惠安,因为家庭贫穷,小学三年级才念完,他便辍学了。刚开始,他在家跟着大人种田,15岁时出去打工,“惠安盛产大理石,石雕业很发达,我是从打石头开始的”。经过3年的学徒生涯,张奎元出师了,18岁的他跑到翔安打工,做跟石头有关的东西。1990年,他贷款2万元办了一家花岗岩加工厂。

  也就是这一时期开始,由于厦门各地大建设,修路、建房,大量土地被征用,一些农村的宗祠也被迁走,翻修或新建的庙宇多起来,张奎元的加工厂接到很多跟古建筑有关的订单,有时是做其中的一道或几道工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张奎元对古建筑却有天生的领悟力:“不懂我就问那些师傅,有空我就自己琢磨……”没几个月,他竟然能看懂图纸了,令许多大学生都很惊讶。到1995年时,张奎元已能带着自己的施工队独立设计、修建古建筑了。

  也就是那一年,新店镇浦元村重建村里的宗祠,建好后,台湾金门宗亲过来祭祖,对新建的宗祠大加赞赏,打探到是张奎元设计修建的后,邀请他们去金门修建宗祠。就这样,张奎元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足迹遍及泉州、厦门、台湾的许多地方。到目前,他带着两个儿子,已设计和修建了100多座庙宇,最多的一年修了10多座,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由于没有成立公司,因此张奎元算是厦门古建筑行业的“游击队”,但却是最大的一支“游击队”——— 一支有200人的施工队。每年生意很好,除了在建筑质量上力求尽善尽美外,张奎元还有自己的绝招———只要不是人为破坏,他们设计或修建的庙宇,可以终身免费保修,正是这一“绝招”让人们争相邀请他们前去修建。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古庙的过程中,张奎元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20年来已捐款65万元,并当选新店镇重点宫庙管委会名誉主任,他的家庭也被评为“厦门侨界和谐家庭”。

相关新闻
全台17个水利会成员集结呐喊:蔡当局违背农民

台“立法院临时会”昨审查《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来自全台17个水利会成员集结在“立院”外抗议,抨击蔡当局霸占人民财产、牺牲人民权益;而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则与“立院”党团成员共同现身声援,批评蔡当局为掌握水利会人事及未来的选举优势,强取豪夺人民财产,令百姓失望。   全台17个水利会会长及会员地约2000多名农民,昨日下午集结“立院”外,向民进党团喊话...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