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敬老之星叶丽旋:卧床母亲穿戴整齐无异味(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许巧娜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变花样让母亲吃好
  喂顿饭半小时

  叶丽旋说,她每天的生活已形成一套非常标准的流程:早晨一起床,先给母亲喂一杯葡萄糖水。然后,打开CD,播放上悠扬的诵经声,希望母亲能寻求得一丝心中的安宁与慰藉。

  紧接着,就给陈爱治洗脸、梳头、做饭、洗衣。一天三顿,她一口一口喂到老人嘴中。怕不小心将食物弄到老人衣服上,叶丽旋总是小心翼翼,待老人慢慢嚼好后,再接着一口,这样一顿饭下来便吃了快半小时。老人牙齿不好,饭都是特别炖烂的,好入口。

  由于没有工作,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社区低保救济和两个姐姐的救助,儿子上大学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生活并不宽裕。但是,叶丽旋却精打细算,变着花样,力求让老人能吃得好一点,营养一点,身体能够健健康康的,而自己却总是待喂好老人后,随便快速吃一下,又忙开了。

  儿子也帮着照顾奶奶
  端屎端尿不以为然

  “最难照顾的就是她的大小便问题。”叶丽旋坦言,因为患病,有时陈爱治一个晚上被胸闷折磨得睡不着,而一旦睡不着,她一两个小时就想上一次厕所。叶丽旋干脆用两条凳子放张床板,搭了一张简陋的床,睡在母亲的卧室里,又准备了一个无线门铃开关放在母亲床头。因说话声音小,母亲就摁门铃叫醒叶丽旋,让丽旋扶她上厕所。

  叶丽旋说,以前没有门铃,有时她在院子里洗衣服,母亲要大小便,都没法大声喊她,等她发现时,已经拉在裤子里了。

  “呵呵,就像在看小孩一样,不过还是个挺乖的、不吵不闹的孩子,倒更好照顾呢。”叶丽旋调侃道。

  身教胜于言传。老人瘫痪后,叶丽旋的儿子也帮着照顾奶奶,经常说些趣事、调皮话逗乐奶奶,甚至为奶奶端屎端尿。奶奶不忍,他却不以为然。老人和叶丽旋很欣慰。

  文/图 戴舒静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