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理念
理清文化发展思路
在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征程中,文化,该如何定位?新圩镇党委政府班子的共识是——“经济是形,文化是神,要形神兼备。”
在当前新圩小城镇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中,人们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大量文化元素,当地的决策层着力把新圩滨水新城核心区建设成为新闽南风格建筑风貌的精品区,同时邀请市、区民俗文化专家,围绕新圩小城镇的文化定位、文化产业、文化项目和文化旅游等进行研讨,为新圩小城镇建设注入丰富文化内涵。
“一个地方,不发展经济,一攻就破;一个地方,不发展文化,不攻自破。”新圩镇党委书记叶晓东这样说。他认为,新圩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这里的百姓构建和谐快乐的新生活。
文化立镇、文化兴镇、文化强镇,这三种理念,清晰地展现出新圩镇的文化发展思路。
马塘森林人家、古宅大峡谷户外攀岩、古宅十八湾、曾溪水库、岩后咖啡休闲度假村……在新圩,一大批重点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已建成投用或已立项投建。而大力推进的文化建设带给小镇最直接的变化是,男女老少精神气更足了,平日里,吵闹、赌博少了,歌声、笑声多了。
三大基地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新圩溪畔,大型机械昨天还在不断忙碌。正在这里建设的市“非遗”博物馆,由9000多平方米的“非遗”场馆组成,建成后将成为我市“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场所。其中,占地242亩的闽南“非遗”主题公园总投资1.45亿元,计划2013年5月建成,届时将成为全省第一个闽南非遗主题公园,也是新圩小城镇核心区标志性的“文化地标”。
在新圩,还有一个基层文化活动基地。2400平方米的新圩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已初具规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多功能排练厅、音乐厅等场所,为当地百姓提供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
2006年,厦门市文化馆在金柄村授牌成立“民俗文化基地”。近年来,市、区、镇投入上百万资金对其进行帮扶,建成占地10多亩的“金柄村民俗文化广场”和200多平方米的室内民俗文化演出、排练场所。目前,金柄村拥有一支民间职业剧团(高甲戏),4支民俗歌舞演出队,以及拍胸舞表演队,踩高跷、车鼓弄、舞龙、舞狮等农民艺术团队。
三大基地,搭建起一个宽广的文化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新圩的文化事业不断向新的高度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