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打造海西旅游聚散地
在大嶝街道历年来的经济发展思路中,旅游经济始终是一个夺目的字眼。
在8·23炮战中炮声隆隆的大嶝岛山头社区,数十年来却鲜为外界所知晓,直到去年厦门首个“战地农家乐”在这里建成。大嶝街道介绍,农家乐不仅提供战地文化的立体旅游互动体验,让游客亲身体验炮战时期的紧张生活,同时还推出民宿体验,吸引人们居住传统民居,感受海岛惬意的农家生活。
游大嶝、吃海鲜、购台货、逛古迹,大嶝街道的手中,牢牢握着这样几张底牌。大嶝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辉向记者介绍,按照街道的有关规划,为了增强平日大嶝游的吸引力,他们将从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入手——增加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将大嶝小镇、战地观光园、海上看金门、海鲜一条街、小嶝休闲渔村等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发展真正的“大旅游”。
正在推进的翔安国际机场的建设,让大嶝瞄准了另一个旅游开发目标——海西旅游聚散地。把人均15平方米发展用地规划与机场的旅游服务配套结合起来,对接未来巨大的物流、人流及信息流,将当地旅游业推向更高的定位,已经成为大嶝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
大嶝对接大都市
在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镶嵌在厦门东海域的大小嶝岛却显得有些“淡定”。这里看不见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找不到一条像样的城市主干道。然而每逢节假日,总有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蜂拥而至。
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悄然占据厦门旅游版图的重要席位。面对前所未有的人流、车流,如何平衡好假日游与平日游的流量,如何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如何利用旅游业更好地拉动当地经济,成了摆在当地管理层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在大嶝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中,有一个关键词,叫“临空经济”。可以肯定的是,不远的将来,翔安国际机场在这里落成,不仅仅将为大嶝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千年渔村的原有定位。
事实上,不仅仅翔安国际机场的建设,目前在大嶝岛及周边如火如荼推进的海峡论坛会址、海峡大气探测中心等众多重点项目,也都印证了这一点。大小嶝正慢慢脱下单一旅游景区的外衣,向拥有多种城市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区转型。
蜕变中的大嶝,今后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解答好“小渔村对接大都市”这一沉甸甸的历史命题,需要相关部门以及2万多大嶝人共同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