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大嶝游蓬勃兴起
大嶝小镇易欣生活用品专柜负责人杜晓华,九月中旬就开始为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做准备——大量进货,装饰柜台,出台促销方案……因为她知道,由于这两年大嶝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大嶝小镇一定会迎来大量来自各地的游客,多一分准备,意味着多一位客人的光顾。
大嶝小镇,实际上就是几年前人们所熟知的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华丽转身”。小镇上的千个品牌、万种商品,都被打上了诱人的“台湾标签”。这个黄金周,大嶝小镇共接待游客16.45万人次,收入1841万元,同比增长50%。
不仅仅是在大嶝小镇,这几天,大嶝街道的其他传统景点,基本上都是人头攒动。与大嶝岛毗邻的小嶝岛,这几天也格外热闹,从大嶝小嶝陆岛交通码头上拥挤的人群便可见一斑。码头工作人员小林说,改扩建的交通码头自去年投入使用后,还未经历过如此“严峻”的考验——几艘船10分钟一班来回输送游客,依旧无法满足人们的过渡需求。
正因为如此,旅游,目前正在成为大嶝人越来越津津乐道的一个词汇。根据一项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大嶝各旅游景点及大嶝小镇共接待旅客221.7万人次,旅游消费额6.96亿元;今年的势头则更猛——1至8月,就接待旅客181.1万人次,旅游消费额6.31亿元。
尴尬:假日火爆平日冷清
徜徉在装饰一新的大嶝小镇,一股股浓厚的台湾乡土气息迎面扑来。这里,不仅仅有各式各样的台湾手工艺品,有传递台湾原住民文化的旅游产品,还有大陆难得一见的台湾“红砖古厝”。这几天,强势攀升的销售额,让专门来大嶝卖台湾特色日用品的林路强脸上堆满笑容。
不过,他也清晰地意识到:过了这个黄金周,他的生意很可能“像坐滑滑梯那样跌落谷底”。
林路强的顾虑,实际上也体现在大嶝旅游的其他行业。大嶝双沪海滩附近一家海鲜店的老板介绍,国庆长假这几天,他的生意“火得不行”,由于“人满为患”,只得谢绝来客,但在平时,该店的上座率一般不会超过五成。
假日火爆,平日冷清。这一国内不少景点都会遭遇的尴尬,在大嶝似乎表现得格外明显,与鼓浪屿旅游常年的红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记者通过近日的调查发现,难以留住客人,也成了当前大嶝游的另一个“痛处”。据介绍,现在即使是节假日,来大嶝的游客基本上都是“即来即走”,有意向留下过夜的客人并不多见。“大嶝的夜晚很美,但是‘黑漆漆’。”厦门旅游集团导游徐小姐对记者表示,如果相关部门能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增添旅游设施,并增强对过夜游客的接待能力,已经起步的大嶝游一定能走得更远。
这个黄金周,庞大的人流、车流,不仅仅给小岛带来节庆氛围、给店家带来商机,同时也给岛上的旅游基础设施出了一道考题。连日来,岛上频繁出现的交通拥堵,以及无法登上小嶝渡轮的游客们的叹息,都成为了这份答卷上不可忽视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