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实施阳光工程保障教育公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张燕娟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翔安区今年启动“午膳生膳食营养补助与寄宿生生活补助”惠民政策,年投入达到500万元。(朱毅力 摄)


  翔安区后村社区教育基金会已连续12年奖励和资助考上大学的学生。(张天骄 摄)

  【核心提示】
  台海网9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翔安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公办初中就读学生分别为544人、637人、770人,在公办小学就读学生分别为2643人、3007人、3372人。现在,翔安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100%进入公办学校。这几个掷地有声的数字,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勾勒出翔安区当前的教育公平状况。
  近年来,翔安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和破解“就学难”的重要举措,注重扶持弱势群体,着力构建教育公平保障体系。

学生吃早餐有补贴

  探寻翔安区这几年的教育发展轨迹,人们不难注意到“阳光工程”、“公平公正”等关键字眼。
  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学生就学机会均等,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据了解,翔安每年制定《翔安区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翔安区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片区实行划片招生,学生按就近原则就近入学,杜绝择校现象,保障各类人群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很多人感叹,翔安的残疾少年儿童是幸福的。翔安区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每年都协同组织对疑似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筛查、鉴定,按不同类型和等级组织入学工作,分别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学或随班就读。区政府投入50多万元添置完善特教辅读班的教学、生活设施,每年投入50多万元用于雇用校车、聘请生活教师,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免费提供午餐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翔安全区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98.6 %。
  目前,翔安全区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小学无辍学现象——这一点,也格外受到外界的关注。吃午餐,有补贴——不要奇怪,这样的好事,在翔安已经成真。翔安区今年启动“午膳生膳食营养补助与寄宿生生活补助”惠民政策,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午餐,每餐补贴5元,年投入达到500万元。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