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今年启动“午膳生膳食营养补助与寄宿生生活补助”惠民政策,年投入达到500万元。(朱毅力 摄)
翔安区后村社区教育基金会已连续12年奖励和资助考上大学的学生。(张天骄 摄)
【核心提示】
台海网9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翔安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公办初中就读学生分别为544人、637人、770人,在公办小学就读学生分别为2643人、3007人、3372人。现在,翔安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100%进入公办学校。这几个掷地有声的数字,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勾勒出翔安区当前的教育公平状况。
近年来,翔安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和破解“就学难”的重要举措,注重扶持弱势群体,着力构建教育公平保障体系。
学生吃早餐有补贴
探寻翔安区这几年的教育发展轨迹,人们不难注意到“阳光工程”、“公平公正”等关键字眼。
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学生就学机会均等,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据了解,翔安每年制定《翔安区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翔安区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片区实行划片招生,学生按就近原则就近入学,杜绝择校现象,保障各类人群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很多人感叹,翔安的残疾少年儿童是幸福的。翔安区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每年都协同组织对疑似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筛查、鉴定,按不同类型和等级组织入学工作,分别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学或随班就读。区政府投入50多万元添置完善特教辅读班的教学、生活设施,每年投入50多万元用于雇用校车、聘请生活教师,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免费提供午餐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翔安全区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98.6 %。
目前,翔安全区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小学无辍学现象——这一点,也格外受到外界的关注。吃午餐,有补贴——不要奇怪,这样的好事,在翔安已经成真。翔安区今年启动“午膳生膳食营养补助与寄宿生生活补助”惠民政策,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午餐,每餐补贴5元,年投入达到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