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调处
提升效率惠及群众
王某驾车将周某撞伤后不知去向,经多方查证无法找到王某及车主的联系方式。周某无奈只能起诉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由于该保险公司在道路交通法庭设点,法庭立案后当天即与保险公司确定了调解方案,双方随即达成调解协议,周某得到在交强险范围内一次性赔偿5万余元。案子从立案到调解书制作送达只用了半个小时。
描述如今的“翔安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调处中心”,快速、高效,无疑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记者昨日在“翔安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调处中心”注意到,这里设有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交通法庭、法律咨询、司法鉴定等窗口。据介绍,当事人发生事故后,在“一站式”道路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既可通过交警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事调解和法庭司法调解等多种渠道解决纠纷,又能得到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完备的司法救济,而且车辆保险方也能便捷办理保险理赔。
为新机制“打分”,最客观的评委其实是群众。翔安区的一位车主昨天很感慨:“调处中心”实行常态化办公,在“行政手段”、“社会服务”和“民间资源”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结合点”,减少了诉讼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快速发展的翔安,道路四通八达。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