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马巷:千年古镇直面城市化(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静娴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问题:旧镇改造遭遇现实难题

  在马巷镇党委书记蔡清发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巨大的翔安地图,上面用红线清晰地标示出马巷的地理位置。据镇里工作人员称,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蔡清发常常会拿着笔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为马巷镇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是他最频繁思索的问题。
  马巷自古以来的繁华,是马巷的特有优势,但同时也成为马巷摆脱旧城桎梏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记者通过近日的实地走访发现,虽然中心镇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由车多、人多带来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小觑。不仅如此,在狭窄的商业街上,多年来形成的业态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近来呼声渐高的旧街改造,街市上的一些经营业者却没有太多的热情。昨天,五甲尾一家品牌服装店的老板徐先生说,由于顾客多,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而改造,则意味着“大动干戈”,意味着他们的经营将遭受“阵痛”。
  事实上,马巷镇的决策层,对旧镇改造秉持的也是极为谨慎的态度。的确,把旧镇改造成新城,远比“白纸绘蓝图”艰难。

对策:拓展东西两侧分流城区人群

  古老的城区,依旧人流如织——昨天,记者站在马巷镇政府办公楼的顶层上,镇区的全貌尽收眼底。这时,蔡清发自豪地向记者指出了另外一道风景。
  这道风景,便是马巷老镇区东西两侧以不断崛起的高楼为背景的崭新城区。破解旧镇改造难题,马巷镇提出了“先两边后中间”的发展思路。
  往东看,“锦绣翔安”等高档小区已拔地而起,现代化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高档次的精品商业街初具雏形,看中未来的商业氛围,SM等商业巨头正迈出入驻的步伐;往西看,蓝湾尚都、黎安小镇等楼盘广受关注,马巷中学、马巷中心小学、同民医院等配套项目已经布局,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渡桥公园建设箭在弦上。
  拓展东西两侧的战略,让马巷镇的发展,走出了狭窄的胡同。蔡清发说,把老镇区的东西两侧先发展起来,将大大分流中心城区过密的商业和人群,此举,也为他们今后集中精力把旧镇区提升改造为新城区创造了必要条件。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主人将铜镜铁罐等器物复位 马巷“八卦阵”重新藏身地下

“八卦阵”被盖上地砖。   台海网1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在出土的第16天,翔安马巷“林百万”故居的“八卦阵”重新盖上“面纱”――在林氏宗亲的见证下,林自由兄弟将铜镜等复位,“八卦阵”被盖上地砖,保护起来。   去年12月26日,林芳德“林百万”后人在清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