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旧镇改造遭遇现实难题
在马巷镇党委书记蔡清发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巨大的翔安地图,上面用红线清晰地标示出马巷的地理位置。据镇里工作人员称,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蔡清发常常会拿着笔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为马巷镇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是他最频繁思索的问题。
马巷自古以来的繁华,是马巷的特有优势,但同时也成为马巷摆脱旧城桎梏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记者通过近日的实地走访发现,虽然中心镇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由车多、人多带来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小觑。不仅如此,在狭窄的商业街上,多年来形成的业态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近来呼声渐高的旧街改造,街市上的一些经营业者却没有太多的热情。昨天,五甲尾一家品牌服装店的老板徐先生说,由于顾客多,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而改造,则意味着“大动干戈”,意味着他们的经营将遭受“阵痛”。
事实上,马巷镇的决策层,对旧镇改造秉持的也是极为谨慎的态度。的确,把旧镇改造成新城,远比“白纸绘蓝图”艰难。
对策:拓展东西两侧分流城区人群
古老的城区,依旧人流如织——昨天,记者站在马巷镇政府办公楼的顶层上,镇区的全貌尽收眼底。这时,蔡清发自豪地向记者指出了另外一道风景。
这道风景,便是马巷老镇区东西两侧以不断崛起的高楼为背景的崭新城区。破解旧镇改造难题,马巷镇提出了“先两边后中间”的发展思路。
往东看,“锦绣翔安”等高档小区已拔地而起,现代化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高档次的精品商业街初具雏形,看中未来的商业氛围,SM等商业巨头正迈出入驻的步伐;往西看,蓝湾尚都、黎安小镇等楼盘广受关注,马巷中学、马巷中心小学、同民医院等配套项目已经布局,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渡桥公园建设箭在弦上。
拓展东西两侧的战略,让马巷镇的发展,走出了狭窄的胡同。蔡清发说,把老镇区的东西两侧先发展起来,将大大分流中心城区过密的商业和人群,此举,也为他们今后集中精力把旧镇区提升改造为新城区创造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