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千年古镇转型 翔安马巷破解旧镇改造难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连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9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昨天傍晚,翔安马巷,白日的亮光一点点退去,但陆续点亮的霓虹灯,让纵横交错的街巷,依然如白天般繁华。如果不是那株著名的500岁古榕树的提醒,很多路过的“外人”甚至会误以为这里就是厦门岛内中心城区的繁华夜市。

  多少年来,古榕树作为翔安区马巷镇“天然地标”的地位,从来都没有被撼动。尽管两年前的一次台风让它遭受重创,但它今天依旧挺拔。这棵被当地人视作“灵物”的榕木,见证的是千年古镇一路走来的脚步。

  大开发大建设的春风,如今早已吹进马巷镇古朴的街市。在席卷而来的城市化浪潮中,旧的城区,酝酿着前所未有的蜕变,曾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开始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

  马巷镇

  马巷别称“舫山”,因其地形如船,故名。马巷地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腹地,扼泉厦交通之咽喉,东临内厝镇,北接新圩镇和同安区洪塘镇,南与新店镇为邻,西南面海,面积66.87平方公里。

  马巷现辖有琼头、陈新、井头等35个社区、99个自然村。

  现状:外来人口涌进古老镇区

  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很多翔安人说,在翔安区,真正能用这八个字形容的,只能是马巷镇。

  马巷镇在翔安区各镇街中的面积并不算大,但却汇聚了翔安区9万多的户籍人口——这个全区人口最密集的镇,托起了翔安最繁华的商圈。在巷西路开了12年杂货店的罗先生这两年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操着外地口音,来店里买东西的客人明显多了。

  罗先生眼中的这种变化,体现在了翔安区新近出炉的一份统计报告中。这份报告显示,目前马巷镇的外来人口达10万之多,首次超过户籍人口,现在该镇的总人口已近20万。

  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是近年来马巷镇周边翔安工业园区的崛起。现在的古镇,已经悄然告别了男耕女织的时代,而开始被打上“工业强镇”的标签。记者了解到,现在马巷已形成18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其中火炬(翔安)产业区的绝大部分就扎根在这里。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每走几步就能遇到一个“外地人”。有人开玩笑说,这两年,纷至沓来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现在的马巷,已不是“马巷人的马巷”,而是“全国人民的马巷。”

  问题:旧镇改造遭遇现实难题

  在马巷镇党委书记蔡清发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巨大的翔安地图,上面用红线清晰地标示出马巷的地理位置。据镇里工作人员称,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蔡清发常常会拿着笔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为马巷镇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是他最频繁思索的问题。

  马巷自古以来的繁华,是马巷的特有优势,但同时也成为马巷摆脱旧城桎梏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记者通过近日的实地走访发现,虽然中心镇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由车多、人多带来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小觑。不仅如此,在狭窄的商业街上,多年来形成的业态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近来呼声渐高的旧街改造,街市上的一些经营业者却没有太多的热情。昨天,五甲尾一家品牌服装店的老板徐先生说,由于顾客多,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而改造,则意味着“大动干戈”,意味着他们的经营将遭受“阵痛”。

  事实上,马巷镇的决策层,对旧镇改造秉持的也是极为谨慎的态度。的确,把旧镇改造成新城,远比“白纸绘蓝图”艰难。

  对策:拓展东西两侧分流城区人群

  古老的城区,依旧人流如织——昨天,记者站在马巷镇政府办公楼的顶层上,镇区的全貌尽收眼底。这时,蔡清发自豪地向记者指出了另外一道风景。

  这道风景,便是马巷老镇区东西两侧以不断崛起的高楼为背景的崭新城区。破解旧镇改造难题,马巷镇提出了“先两边后中间”的发展思路。

  往东看,“锦绣翔安”等高档小区已拔地而起,现代化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高档次的精品商业街初具雏形,看中未来的商业氛围,SM等商业巨头正迈出入驻的步伐;往西看,蓝湾尚都、黎安小镇等楼盘广受关注,马巷中学、马巷中心小学、同民医院等配套项目已经布局,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渡桥公园建设箭在弦上。

  拓展东西两侧的战略,让马巷镇的发展,走出了狭窄的胡同。蔡清发说,把老镇区的东西两侧先发展起来,将大大分流中心城区过密的商业和人群,此举,也为他们今后集中精力把旧镇区提升改造为新城区创造了必要条件。

  方向:旧镇改造将以保护为前提

  巷西路上的一处集体出租房,昨天又接收了3名来自湖北的技术工人。他们在到工厂报到之前,把马巷镇的“城隍庙”先逛了一遍。小卢说,马巷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地方,他们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

  这里不仅有福建省惟一设在镇上的“城隍庙”,还有分炉遍布台湾各地的“池王宫”,以及至今还能听到朗朗书声的“舫山书院”……其实,当旧城改造提上日程,很多地方的决策者都必须在现代化都市和历史遗迹之间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马巷人对古榕树的态度,事实上已经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曾被吹倒的这棵树,今天更加受到人们的呵护。蔡清发昨天表示,接下来,马巷旧镇改造最重要的前提是“保护”,保护古迹、保护文化、保护古镇的原始风貌,尤其是五美、友民、三乡、后亭“四条老街”,将“修旧如旧”、“呵护提升”。

  两侧楼宇牵手中部原汁原味的老城镇,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马巷的发展脉络。不过,千年古镇城市化、移民化在这里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课题,它需要20万新老马巷人共同去思考。

   友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方保前:

  和社区居民谈心很快乐

  见到友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方保前时,她正好送别因为家庭纠纷而找她评理的两夫妇。方保前说,他们的和解,是她这天最大的成就。

  637户,常住人口2265人。作为这么一个大家庭的当家人,方保前这些年在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的同时,也体验了其中无尽的快乐。1997年她从法院陪审员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起,就和群众打成一片,很多社区居民都说:“她是我们的‘知心姐姐’。”

  说起友民社区,很多人都会想到以社区党员为主要力量的“谈心室”。这个谈心室位于社区居委会办公楼三楼老人活动中心,内设有亲情谈心角、秘密谈心室。通过谈心交心,实现了沟通零距离,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

  事实上,在这个社区,谈心远不止在这里。方保前告诉记者,“谈心室”工作覆盖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哪里居民有需要,哪里就有“谈心室”。“谈心室”成立至今,已先后与社区居民谈心千余人次。“和社区居民谈心,我们很快乐。”方保前说。

  “遵纪守法户”一直保持在90%以上,社区里离婚率趋近于零,民事刑事案件保持零纪录。谈心谈出的成果,从这组数据可见一斑。

  由于忙于“谈心”等众多社区事务,方保前却冷落了自己的儿子。她儿子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妈妈亲手做的红烧肉。”

  呵护古城 建好新城

  很多人说,翔安的开发建设,就像是在白纸上描绘蓝图。但是,马巷除外。

  这个地方,明代中期就已是“人居稠密,商贾辐辏”。然而今天,在汹涌澎湃的城市化浪潮冲击下,千年古镇的发展瓶颈也在一点点地暴露——城区破旧、道路狭小、现代商业融入缓慢。

  古镇的改造,已经被推上日程。不过,马巷的决策层也清晰地意识到一点:大型推土机在推掉破旧房屋的同时,也可能推掉当地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

  我们看到,如今,周边的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而老镇区的人们依旧过着他们的“慢生活”。建设一座新城容易,但是恢复一种文化却很难。种种迹象表明,在历史古城与现代新城的天平上,马巷人在历史古城这头加注了更多的砝码。

  其实,保护历史与建设新城并不矛盾,马巷的决策层“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马巷新城建设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令人叫好。

  旧城改造,是当前很多城市都会遇到的难题。当然,地域不同,每个地方的解题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只有秉持极端谨慎的态度,呵护好身边的历史和文化,才不至于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败笔。

  ●马巷镇党政办副主任吴明昊:2007年从江西来马巷工作,马巷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作为新时期马巷建设者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也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真正扎根在这里,继续为马巷的发展奉献青春。

  ●马巷派出所教导员黄水盼:毕业到现在,我在马巷派出所已工作了近20个年头。马巷镇20年来的风雨历程,特别是近两年日新月异的变化,我都一一看在眼里。为马巷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我会一直努力。

  ●巷东路五美食杂店负责人何晓丽:马巷发展了,人气更旺了。但是,老镇区街道狭小,车一多就会造成拥堵,给沿街商家的生意带来困扰。希望相关部门从整治交通入手,让千年古城更有魅力。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主人将铜镜铁罐等器物复位 马巷“八卦阵”重新藏身地下

“八卦阵”被盖上地砖。   台海网1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在出土的第16天,翔安马巷“林百万”故居的“八卦阵”重新盖上“面纱”――在林氏宗亲的见证下,林自由兄弟将铜镜等复位,“八卦阵”被盖上地砖,保护起来。   去年12月26日,林芳德“林百万”后人在清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