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
宜居宜业:科教文卫全面发展
衣食住行样样便利
犹记得两年前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时,翔安当地人民欢欣鼓舞的样子,他们高兴的,不仅仅是隧道通了,行车方便了。更重要的是,一隧通南北东西,翔安迎来更快捷便利的发展腾飞阶段。
隧道开通、翔安新城建设两年多,翔安的变化更大了,宽阔平整的道路不断向各地延伸,漂亮挺拔的高楼不断从平地冒出,公园、商场生活配套越来越多,这是翔安人民对新城建设最直观的感受,翔安越来越有城市生活的味道,而且档次、品位不比岛内低。
翔安区区长陈飞铭告诉记者,翔安区委、区政府将毫不动摇地秉持“为民谋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让翔安成为最宜居之城。
而在一连串亮丽的发展数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最终落实在民生上、百姓特别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文化、住房、市政配套等领域。
教育: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在翔安的落地、生根。厦大翔安校区9月将迎来上万名新生入学,双十中学翔安分校、华幼翔安分园的合作办学已彰显成效,厦门外国语学校翔安附属学校挂牌成立,文教园二期动工兴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验学校等项目启动扩建……所有这些,都让翔安居民脸上堆满笑容。近几年来,翔安区一直在走“教育强区”的路线,每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都位居各项民生投入的首位,翔安区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涌现出了“蔡厝”、“后村”等“状元村”,今年还新设立翔安区教育基金会,努力实现90%的村(居)都建立奖学助学机制。
医疗:门诊大厅设立钢琴吧,门诊叫号不再冰冷枯燥,这是翔安同民医院的首创。耗时一年多,同民医院着力提升硬件设施、人才、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用地面积扩增一万多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扩增两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的同民医院提升三乙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市第五医院,一家面向翔安居民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很快将变为现实,规划床位1500张,直接对接翔安新城核心区、文教区; 21家村卫生所的建成,未来翔安百姓的“就医难”问题将得到彻底破解。
文化: 翔安地域文化特色将进一步传承,培育文化优势品牌项目。目前,翔安正在打造新圩文化艺术中心、闽南“非遗”文化主题公园。今年,该区要在原有区级书画协会、南音协会、摄影协会、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宋江阵文化研究会、朗诵协会等6个文艺协会基础上,筹备成立翔安区农民画工作者协会、翔安区民间曲艺家协会和翔安书画院。近年来翔安文体蓬勃发展,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戴小祥在伦敦奥运会上斩获铜牌,创造了中国男子射箭个人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铁脚”陈永辉美国夺冠,他可光脚一次踢断4块砖,还曾在10秒内踢断38块砖,创造的纪录两年内国内无人能破。此外,大嶝街道腰鼓队曾经与金门腰鼓队在世界金门日(翔安)大会上齐敲和平鼓,在妇女节同台演绎两岸一家亲。
住房:福建最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部分限价房有望明年交付。该保障性安居工程有住宅11000套(间),可容纳2.5万人。该项目是福建省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也是翔安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价房、公租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区内配套建设36班小学一所、12班幼儿园一所、社区服务中心及生鲜超市、公共食堂、商业等公建设施。其另一个重点项目公租房的A09、B05地块已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14年交付使用。整体项目计划2015年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市政:最大限度地亲民、利民、便民的翔安市民服务中心,坐落新城东山片区,目前规划方案已经出炉。按照规划,未来的翔安市民服务中心将以一风景湖为中心,环绕着包含文化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运动中心、娱乐中心五大中心,辅以市民公园、体育馆等休闲设施,功能齐全,国土、国税、地税、工商、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和行政部门“聚集”,各大楼群以回廊连接起,市民办事更加便捷。
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各种配套日趋成熟,势必成为翔安城市跨越、人居和谐发展的强大助力。漫步在翔安的大街小巷、城镇乡村,人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社会氛围,这种的感受,沁入浸润着每一位翔安人和来翔安置业者的心田。
翔安,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