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嶝小镇
发展最快:建区9年新城快速崛起
8项经济指标增幅全市第一
翔安有着1700多年古城文化历史,马巷镇还曾名列闽南四大古镇之一,但直到2003年区划调整,翔安才正式建区,成为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
短短9年,弹指一挥间,翔安从一个底子薄、基础差、最早城市化率仅6%的区域中快速崛起,展现出“后发”优势,目前的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个亿、城市化率超过50%,从相对落后的厦门东部,一举成为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前不久召开的翔安区上半年经济分析会上,手握一组傲人的数据,但陈永裕书记依然低调表示,翔安最新的经济指标,既有鼓舞人心的“左右比”“上下比”的进步数字,也有“爬坡”遇到的后劲和速度问题。
事实上,今年以来,翔安区再度交出了一份令全市瞩目的经济答卷。上半年数据显示, 除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排名全市第二外,市里公布的主要指标中,翔安区8项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这些指标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我们没有刻意的去追求这个数字,只是各个部门把各自该做的都做好,做好了再说,各司其职。最后的数字我们也是拿到了市里统计的数字后才知道,我们有8项经济指标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读这8个指标时,陈永裕书记依然低调地这样表示。
九年磨一剑,业已驶上大闽南经济圈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面临史上最难得发展机遇的状况,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建设者的面前。
另一组数据也把翔安发展的决心和后劲,清晰无误地传递给了每一个关心翔安未来的人们。今年1-6月,翔安区固定资产投资从总量到增速均比历年同期有较大提升,相比去年的51亿元多了近31亿元,增速也是历年最高,增幅高达62%,目前全区在建工程150个,新开工项目40个,下半年,总投资318亿元的新城东山片区、内厝工业片区等48个项目将开工兴建,今年计划投资30亿元。
与此同时,翔安正在科学整合翔安工业园,加快推进内厝石材物流专业市场、新圩9公里工业走廊、市头片区三期和奥体中心、市第五医院等明年要开工的重点片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接下来,翔安还将加快欧厝片区造地工程、九溪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刘五店南部港区、海翔大道二期、滨海东大道、翔安南路(翔安大道-莲河)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同民医院改造提升、闽南童谣文化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早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