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士气 提升征地拆迁战斗力
哪里有难度就往哪里去,哪里推不动就去推哪里。把工作点设在拆迁地,把征地的着力点真正推到第一线,翔安开了先河。
今天,踏上翔安大地,我们看到——工业区管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带干部上一线”,一线指挥、一线决策,一线解难,与干部共同进退,促使大家鼓足干劲,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我们看到——党员当表率带动士气,“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他们努力发挥工业区征地拆迁工作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职工主力军作用,真正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国家有关拆迁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我们看到——工业区管委会抽调12名工作人员充实了征地拆迁工作力量后,根据各工作人员的个性特点和主体任务、战斗力强弱进行了合理搭配,明确了岗位责任,大家有分工,有合作。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说,从一种最初入户宣传时的心理对峙到最后签下协议时的握手笑颜,工作的难度就像一座冰山,那种缓慢的融化过程确实艰难,但他们用自己的责任、热情、韧性和耐心,一点一点地打动和感染着每一个与之接触的群众。
讲方法 踏破脚皮磨破嘴皮
成绩的背后,是点点滴滴的艰辛汗水。“踏破脚皮,磨破嘴皮”,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
翔安工业区管委会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工作人员,其实都深深地明确一点——要让艰难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科学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动迁工作中,他们就尝试了各种方式方法取得动迁户的支持与配合,比如,变上门动员为请来开导,分别说服;建立动迁户人脉关系台账,争取各方力量支持;采取“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策略……所有这些,都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拆迁工作需要讲究方法,更需要以心换心,以情动人。在翔安,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推进工作的时候,都坚持做到“五心”:接待群众咨询“热心”,调查摸底情况“细心”,听取群众意见“耐心”,核实安置补偿标准“公心”,对困难拆迁户安置“关心”,用真诚的态度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拆迁工作,是各种利益的交锋与博弈,并进行重新调整的过程——这一点,在某加油站的拆迁过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据了解,为尽量做到和谐拆迁,工业区管委会拆迁工作组多次与加油站老板见面商谈,陪同其到区国土、规划部门查找资料、咨询、实地考察迁建点。正是工作人员的这种热情,才融化了“坚冰”,征地拆迁工作也开始取得突破。
“尽管难,但是只要有‘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翔安工业区管委会拆迁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这句简单的话语,正是翔安区征地拆迁工作之所以“快”的秘诀所在。
本报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