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总投资3200多万元、建筑总面积7502.21平方米的医技综合楼于今年3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门诊及大部分医技科室整体搬迁至新大楼,服务面积增加了三倍。门诊大厅设置了钢琴吧,患者随时可以喝到浓香的咖啡、牛奶,这在我省医院中首开先河,为患者营造了轻松、舒适的就医环境。按照国际危重症病房标准建设的急诊ICU于今年5月正式启用,率先在我省推出了急诊、ICU一体化抢救模式,大大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总投资约8000万元、建筑总面积22000平方米的内科综合大楼也于今年6月27日正式封顶,预计2013年2月竣工使用。10间国际标准化的全新手术室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今年9月即可完工交付使用。
同民医院的巨变,正是翔安区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翔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落实,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速推进,标准化村居卫生所建设卓有成效……曾经困扰群众的“就医难”,正逐步成为历史。
百姓看病不必出远门
看病要到岛内——多少年来,它已经成为许多翔安人的共识。不过,这种理念,正悄然发生改变。
从同民医院提供的另外一组数据看,也能让人们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变化。翔安建区之前,该医院的病床数只有180张,而现在已经核定床位500张。
在翔安区卫生局局长苏金镇的眼里,翔安不断提升的医疗软件水平,正是扭转翔安就医人群流向的强大推动力。他告诉记者,逐步缩小岛内外医疗差距,将使翔安“就医难”的缓解实现重大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翔安同民医院为例,自去年以来,该医院引进了64排128层螺旋CT、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双板DR、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胃、肠、呼吸道的高清内镜检查系统,口腔全景仪及肺功能仪等40多项先进的设备,使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其中,64排128层螺旋CT,让无创冠脉检查成为现实,吸引不少岛内患者前来就诊;四维彩超,让妇产科医生在胎儿疾病早期筛查方面多了一双“火眼金睛”,使翔安孕妇无需再进岛做该项检查,免受大医院排队之苦。
信息化建设也是翔安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民医院院长黄继义昨天介绍,目前,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等核心业务系统已实现信息交互与共享,一个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新型医院信息系统已初步成型。
马巷镇居民林淮恩不无感慨:“翔安的医疗条件已经越来越完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舍近求远,到岛内的大医院排队看病?”记者了解到,随着“就医难、就医烦”得到逐步缓解,如今在家门口看病,已经成为众多翔安百姓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