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虽然了结了,但脑瘫儿平平的成长一直牵动着戴爱珍及翔安区检察院领导的心。有同事曾经提醒过她:“阿霞一家虽然团聚,但摆在他们面前的路还很长,在基本的生存、孩子患病等多重压力下,万一承受不了极有可能再做出傻事”。于是,戴爱珍又着手联系《厦门日报》等媒体,呼吁社会给予阿霞这个贫困的家庭关怀与救助,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同事们也在她的倡导下纷纷献出爱心,为平平捐款。同时,多家媒体先后以“遗弃脑瘫儿有错还是有罪”等为主题报道了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爱心人士送来了小孩奶粉、衣物和玩具。后来,这些善款和物品,戴爱珍带着同事们都送给了阿霞一家,阿霞夫妻感慨道:“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啊,身为办案检察官你们能这么惦记我们一家,真的谢谢你们!”
而戴爱珍在看着阿霞夫妻感动的同时,也察觉到了他们眉宇间流露出的丝丝不安。她也知道,虽尽力给阿霞带来了一些关怀,但这一些帮助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脑瘫儿治疗费用昂贵,关键还得靠长期的康复训练,要是能让阿霞学点康复技巧,对平平的康复也会有些许帮助吧。抱着这个想法,她通过网络、同事等四处打听治疗脑瘫儿的信息。一天,当打听到集美有家专门支持残疾儿童家庭的民间公益机构,叫“厦门市CP小树苗特殊少儿家庭互助中心”时,她非常高兴,赶紧联系阿霞并鼓励她带平平去尝试。
而自从接手这个案件之后,戴爱珍也与阿霞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一有空就给阿霞打电话,关心平平的康复进展。在去年12月22日平平2周岁生日时,她和院里的青少年维权岗同事一起去“小树苗”看望平平。“平平的康复效果还不错”,阿霞欣慰地说,并把平平按在一个旋转的康复器材上,让孩子演示平时训练的动作,平平乐此不疲地做着。闲聊中,戴爱珍得知阿霞成了“小树苗”的员工,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小树苗”的工作人员还一同支持她为平平坚持做康复训练。这让她逐渐体会到,当换一个感恩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时,就会发现即使拥有一个特殊小朋友,也可以有美好快乐的生活。看着阿霞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戴爱珍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掉地了。
从平平这个案件中,戴爱珍明白了,要想真正融入检察职业,光有扎实的法律功底、娴熟的业务技能,还远远不够,只有坚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爱民、为民,想民所想,把这样的情怀融入自己的血液,融进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爱,这样才能获得双赢,案件的反复率也会大幅降低。
事实上,这只是戴爱珍用心办案,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的一个缩影,在她身上践行“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回访遗弃案中的脑瘫儿家属。
宣读不起诉书,做好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给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