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冒酷暑赶工期
晚上也难得休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上尘土飞扬,挖掘机和土方车轰鸣,工人们正冒着酷暑施工。他们一个个被晒得十分黝黑,而他们的脚下正是九溪流域综合治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工程——挡潮闸工程的施工现场。
代建方代表翔投集团工作人员许秋汛汗流浃背地对记者说,由于前段日子的连续雨水,以及海域退养工作进度相对缓慢,挡潮闸工程的进度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
据悉,由于工程的进场路都是临时填出的泥土路,只要下一天雨的话,整条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车子根本开不进去,工程被迫得停个四五天。所以现在碰到晴天,他们就赶紧加班加点,晚上也难得休息。
九溪挡潮闸是我市2012年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战役项目之一,被列为省第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水利项目,市委、市政府及翔安区委、区政府都非常关心。前天上午,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还到现场关心和慰问奋斗在一线的工人。
导流渠拓宽到31米
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许秋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全力以赴修建的是导流渠,即在九溪入海口附近修建一条人工渠道,让上游的溪水,以及涨潮的海水能够自由交互流动,一方面可防止现在正处于汛期的九溪上游发生排洪不畅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接下来开展围堰。
不过,导流渠的挖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九溪入海口附近有大片淤泥,一般深度都有四五米深,最深的地方甚至达到八九米,所以之前规划的19米底宽的导流渠,做到一半时经常出现护岸塌陷,施工存在很大的难度。
为此,他们又重新规划了导流渠的宽度,拓宽到现在的31米。这样一来,就可增加九溪的入海口的河道流域面积,让一旦碰到大汛期的溪水能从容入海。“我们把导流渠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了二十年一遇”。
上截溪下拦海
营造山水新景观
许秋汛说,如果海域退养的赔偿问题能够按预期的7月20日完成,届时他们就可以启动上下围堰工程。
据称,上围堰主要是为了截流九溪水,而下围堰则是为了挡住海水,这样上下围堰之间将围出一块两三百米的河段,待抽水清淤后,挡潮闸工程就可以进行建设了。
在完成挡潮闸工程后,九溪整治还将启动内田溪下游段及莲溪下游段的河道整治。在整个规划布局中,九溪整治将沿河而筑、依山而居,以水系为脉,以道路、水网为络,区块为肌,山水、植物和建筑融为一体,在生态和谐的环境方面达到一个较高境界,从而达到改善河道景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
记者 戴舒静
【相关新闻】
第二批5条溪规划启动
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本报讯(记者 王绍亮)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第二批5条溪流域综合整治与景观规划已于本月启动,年底有望全部完成。
第二批5条溪,分别是集美区深青溪,同安区官浔溪、埭头溪和龙东溪,翔安区翔安新城东坑湾至南部港汊景观水系。
市规划局说,3年内,厦门10条溪流域综合整治将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