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新圩镇
新圩镇,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北部,总面积77.03平方公里(不包括大帽山农场),其中山地面积4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镇区距翔安区驻地新店镇15公里,与厦门岛直线距离25公里。
2011年镇财政总收入13.18亿元;工业总产值112.94亿元;目前在建重点项目有:新曦大道、大帽山体育公园进场路、市民服务中心、滨溪公园、安置房、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岛外“中山路” 有名气还要有逛街感觉
新霞东西街和南北街加快改造,一周后将全新亮相
台海网7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记者 王元晖
昨天清晨,还不到七点,厦门北部山区便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曾被称为“厦门北部边陲小镇”的新圩镇,一早就热闹起来。
虽是周末,但还是有不少早起工作的人们,小曾就是其中一员。昨天上午,他和他的同事,穿上蓝色T恤制服,开往新霞东西街和新霞南北街,给骑楼挂上精美的店招。
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春风拂来,作为首批被纳入试点的21个小城镇之一的新圩镇,每一天都在发生蜕变,将打造成岛外“中山路”的新霞东西街和新霞南北街就是其中的重要亮点。
新圩努力打造生态综合型工业园。
现状:新圩将有闽南风情街
在新霞东西街开手机店的蔡女士,昨天显得格外兴奋。一年多来,由于街道施工改造,她的生意明显受到影响。现在,工程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她看到生意好转的曙光。
新圩早在2010年年底就启动了旧街改造,其中包括新霞东西街和新霞南北街,涉及246栋居民自建建筑,工程分三期,总投资5400万元。
“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秩序混乱。”昨天,街道婴儿用品店店主陈有为用这12个字来形容这条街道曾经的状况。他说,在这条街开店七年,生意都没有好过。
虽然路面上还残留着施工的痕迹,但街道却装饰一新,整洁有序——昨天记者在街上看到的景象,与陈有为的回忆有“天壤之别”。徜徉在这里,人们不难体会到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而新圩的最新规划也显示——这两条街道要成“闽南风情街”,与新城中心区连片发展。
展望:打造成闽南文化小镇
随着新圩东溪南支流河道整治工程的完工,这里将成为不久后新圩溪畔的一道靓丽风景。
而不远处的新圩滨溪休闲公园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公园将建成“新圩嫂雕塑”、“拍胸舞塑像”、“古宅十八弯”等具有“闽南文化元素”的景观,打造我市首个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加上即将落成的“闽南风情街”,新圩镇小城镇的建设思路已经跃然眼前。镇区以新圩溪为轴线,将自然生态、文化历史、闽南元素融为一体,一个颇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小镇呼之欲出。
困惑:引客还须留客
岛外“最具风情的中山路”即将落成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个周末,原本常住人口并不多的新圩镇,人流量明显多了起来。
昨天,在一些游客的注目下,在全市有30余家分店的“SPIRIT WINGS”服装专卖店在新霞东西街开张。也是看出闽南风情街的生意前景,“华莱士”几天前也在这里开出了新圩镇的首家分店。
然而,对于生意的好转,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有足够的信心。新霞东西街一家生活用品店经营者卢先生说,现在他们的顾客,还是局限在原来为数不多的“本地人”,游客多是“走走看看”,真正购物的还极少。
而全新亮相的闽南风情街,也并没有让所有的游客“恋恋不舍”。游客何小姐昨天向记者表示,她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这里虽然街道“洗心革面”,但是可买的东西确实太少了,似乎没有“逛街”的感觉。
对策:要改造还要提升业态
新圩镇镇长许明丽和她的同事,昨天还在加班,突破瓶颈、提升镇区品位,正是他们直面的难题之一。
一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远景,在新圩镇的规划蓝图上,令人憧憬。要使蓝图真正转化为现实,还有很多客观因素,还需要有关部门适时转换思路,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闽南风情街现在遇到的,就是问题之一。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业态单一,是制约这里发展的重要瓶颈——单单是手机店,整条街道就有近十家,此外,同样类型的食杂店、佛具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而且,尽管外观焕然一新,但是店面内的杂乱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
约一个星期后,具有闽南风情的岛外“中山路”,将在新圩建成——这标志着新圩镇朝着打造闽南文化小镇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不过,如何提升业态,如何从内部外部共同提升三百年古镇的文化品位,现在也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