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趴下蒋家鸭 惊飞福春鸭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靖东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春姜母鸭规范化的烹制线  (张天骄)

台海网7月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 林森泉  通讯员  蔡建东)自称“专门做鸭”的福春姜母鸭总经理洪水拱,近日有点烦,因为他姐夫开在岛内蒋家姜母鸭餐馆倒闭,殃及他在翔安的福春姜母鸭餐馆。昨天,这位名片上自印“专业做鸭”的翔安鸭哥向记者诉起苦,也展望了他的鸭子食品美好愿景。


         
不堪重负 蒋家鸭子趴下

事由还是从他姐夫陈炳钦讲起。3年前,陈炳钦本来在洪水拱福春姜母鸭餐饮店帮忙,学会了姜母鸭制作的核心技术,于是,就自己“飞”出去,到岛内另立炉灶,在火车站附近开了新名号“蒋家姜母鸭” 餐饮店。

因为有福春姜母鸭前期的宣传铺垫和口碑,蒋家姜母鸭子进城,生意一时颇为红火。在3年内,“蒋家姜母鸭”一下子在岛内开了3家店,面积一家比一家大。

据知情人透露,因蒋家姜母鸭扩张过快,又无资产抵押,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陈炳钦的滚动发展资金,只得向高利贷借款。上个月底,因经营不善,加上高利贷的重负,无法偿还,岛内的蒋家姜母鸭餐饮店终于趴下。老板陈炳钦选择,跑路。

洪水拱说,他也借钱给姐夫陈炳钦纾困,但资金缺额太大,他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蒋家鸭扑腾倒毙”。

成熟稳重 福春鸭子淡定

岛内的蒋家鸭店倒闭,而扎根翔安的“另一只鸭子”——福春姜母鸭,也无端牵连。洪水拱说,7天来,客流量减少了近七成,到这两天才恢复红火。

洪水拱说,主要是客人以为两家是同一老板的,认为“姜母鸭”倒了,也就不来吃了。面对这次倒闭风波的无端牵连,促使福春姜母鸭的掌门人洪水拱沉下心来,开始思考福春鸭子品牌的未来发展路子。

他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要让翔安这仅存的“鸭子”展翅高飞。

福春姜母鸭品牌是洪水拱夫妻一把拉扯大的。上个世纪90年初,洪水拱夫妻在新店转盘榕树边附近租下一家13多平方米的小店,主营自家秘方的姜母鸭,夫妻亲自养鸭买鸭宰鸭炖鸭卖鸭,每道工序精益求精。

洪水拱说,当时夫妻俩带着不满两岁的一对儿女起早摸黑,经营小店。除了艰苦经营外,土生土长在新店农村的洪水拱精心选用好料的鸭子做姜母鸭,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他选用的鸭子必须以麦皮、粗糠、胡萝卜下脚料等天然食材喂养,而且必须是长足180天的中号正番母鸭进行烹制,确保其优质的口感,就这样,洪水拱的姜母鸭好吃,也就出名了。

洪水拱说,真正发展和出名是翔安区的建立,翔安迎来的发展机遇,他的鸭店经营规模和营业额上升,也开始注册了福春姜母鸭品牌,也得到翔安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

翔安区政府打造的 “三宝九品百味”品牌中,就有福春姜母鸭的特色菜。在第三届世界金门日上,时任的金门县长李炷烽就盛赞其“天下美食,尽在福春”。福春这款招牌姜母鸭味道了得,不但享誉整个闽南地区,就连金门乡亲也赞不绝口,许多金门乡亲回翔安祖地探亲,都会到此大快朵颐,因此获此美誉。

 

一步一脚印 蹒跚中有发展

与红极一时的“蒋家姜母鸭”快速扩张的策略不同的是,福春姜母鸭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福春姜母鸭总经理洪水拱表示,虽然品牌自身的人气很旺,但因其行业自身因素制约,其利润并不足以让其品牌在大城市中迅速扩张。目前,在政府没有大力扶持下,不敢贸然进城。现在最紧要的就是“练好内功”,在保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继续严格把控选材用料,把食品卫生做得更好,着力打造绿色天然食品。

不盲目扩张不等于不谋求发展。随着福春姜母鸭实体店产品外卖需求的扩大,公司建成700平方生产线成批生产,开发出真空包装礼盒,姜母鸭穿上真空包装后,不仅可以保持原汁原味、食用方便,保鲜期限也可以达到2-3个月,甚至常温下也可以保存10天左右,因此产品推出就得到顾客一致好评和认可,产品畅销台湾、闽南、莆田、福州等地。

上个月,320多平米的泉港连锁店开始投入经营,本月上旬,福春姜母鸭还将走进漳平的十几家大超市,在那里设立专柜,让产品有一个更好的区域辐射。

转变思路 谋求长远发展

在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频频敲响警钟的社会背景下,福春姜母鸭没有固步自封,更于危机中看到了生机。

目前,洪水拱已经在翔安区新圩镇买下10000多平方米的用地,拟投资4000万元打造标准化生产线。同时,洪水拱严格把关鸭的品质,将品管标准往农户养殖基地延伸,以便确保规模化生产后,鸭子来源品质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最困惑洪水拱的是,他想自己拥有一个“鸭文化基地”。该基地,主要是打造集喂养、旅游乐趣、烹制、餐饮为一体的极具闽南特色风格的鸭文化基地,让更多顾客能够亲身感受绿色喂养方式,寄养打号,体验抓鸭旅游乐趣,同时监督烹制工序,吃到极品福春姜母鸭。

一只鸡,让麦当劳和肯德基走向世界,进入中国大中城市,主要靠的是标准化和简单化。而作为鸭子,要进入中国大中城市连锁餐饮,最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