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队员手把手教导小学生。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吴香珍
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去年9月起,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情暖翔安”义务支教队,除了寒暑假期,每到周三下午,都会准时到附近的定点小学支教,为1-5年级的小学生上拓展课,教孩子们奥数、英语口语、阅读与写作等课程。
一年多来,南洋学院已有500人次的在校生参加支教活动,义务支教队从开始的30多名队员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除了翔安刘五店小学,支教学校还包括翔安蔡厝小学、新店中心小学、大嶝阳塘小学。
传承素质教育传统
去年,学院校团委走访周边小学时发现,这些学校的英语、写作、绘画和体育课师资较缺乏。经过调研、联系,决定组织学生开展支教活动,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牵系在一起。学生会面向全校学生公开招募志愿者,选择善于表达、乐于沟通的学生参加义务支教。校团委还进行支教岗前培训,邀请有多年任教经验的名师向支教队员示范语言表达、语速快慢和教态,讲授备课、课堂互动技巧。
在支教活动中,队员们得到了来自多方的帮助、信任,获得了支教实践经历、经验和信心。“情暖翔安”义务支教活动是南洋学院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手段的延续和拓展。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三年,必须有到3—5家企业勤工助学或社会实践的经历。为此,学校成立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与40多家企业合作,帮助学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大学生与小学生共同成长
把知识传递,让心灵贴近,让爱延续……“南洋”号情暖翔安义务支教活动把南洋的大学生与支教小学的小学生联系在一起。支教大学生为受教小学生启发智力、引导兴趣、丰富课堂、活跃思维、提高成绩、树立自信,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小学生的明天。支教过程让大学生们也懂得了人生的责任和爱心的奉献,历练人生经验,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支教队员们从奉献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在每周日晚上的工作例会上,支教各小组成员依据上周支教情况,讨论并及时完善下周支教计划,确保支教活动效果。校团委为每次的支教活动安排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课程安排。
在支教过程中,队员们挖空心思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兴致。他们除了讲授课外拓展的文化知识,还举办趣味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形成制度 定期招募志愿者
在南洋学院素质教育中,奉献精神的培养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点,把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他们在奉献青春、服务他人的过程中领悟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内化雷锋精神,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世界在悄然变化,“南洋”号将越行越远,但她的爱不会改变,她的素质教育色彩不会改变。三年前成立的红十字会博爱超市,每年为贫困在校生免费提供日常学习、生活用品。今年,学校又启动实施“温暖工程”助学就业计划,资助300名贫困生免费上大学、早就业。
“我们定期招募志愿者,已经形成了制度。我们要把这项活动进行到底。下一步,我们准备增加义务家教环节,对支教的小学生开展课堂外的家教、家访活动,把支教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郑智育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