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新霞东西街的彻底改造,让老镇街“改头换面”。非遗主体公园已经进入整体绿化、道路平整阶段,文化艺术中心也将在6月份封顶、年底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银鹭片区、全省最大的非遗主题公园等一批大项目落成已经让新圩小城镇展现出“靓丽身姿”。
去年以来,小城镇面貌呈现一片快马加鞭的新气象。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工业及商贸产业、文化事业等项目全面展开,完成投资30.16亿元,开工建设53个项目,小城镇核心区形成基本框架,新建成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
新圩小城镇建设的飞速进展,可以说是翔安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围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厦门翔安机场航空城以及洋唐居住区、厦大翔安校区等一批重大片区、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翔安展开了城市化建设的大框架。与此同时,厦门天马、开发晶、与狼共舞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动工建设,宸鸿科技、智能达等项目实现投产,也成为翔安加速发展的有力载体。
行政审批精简提速增效
全区“一盘棋”,拧成“一根绳”。去年以来,翔安区先是重组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进一步对领导小组的架构、配备和工作职能进行了调整优化,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和办事机构,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将区委常委和区级领导均挂钩到各指挥部作为责任人进行协调和推动。同时,从区机关抽调了182名工作人员到各指挥部、征地拆迁办和重点项目一线,在项目和基层一线考察和选拔任用干部70名,在全区树立了看实绩、重一线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今天,这已经成为翔安区各审批职能部门的共识。他们正在努力地加快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项目的效率。本月底,区行政审批事务管理中心将开始试运行,牵头负责全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人力资源大厦专门开辟集中办公场所,推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和“一条龙”审批。
翔安区区长陈飞铭告诉记者,区行政审批事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将以提速增效为目标,加快研究制定并实施联合审批工作机制、业务协调工作机制、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容缺预审工作机制、代办协办工作机制等,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工作,力争把审批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0%左右。
文/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本报记者 林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