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9岁的洪宗棍到小学当老师,工作5年后,因为字写得好,他被调到马巷公社办公室,负责文宣方面工作,此后又先后到镇影剧院和文化站工作,2002年,他以文化站站长的身份退休。工作期间,不仅镇里的各种标语都出自洪宗棍的墨宝,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洪宗棍更是方圆几十里最忙的人之一,“大家都来找我写春联,我每年要写几千条”。
很快,洪宗棍不仅成了镇里的“一支笔”,还成了很受尊敬的名人——— 一些公益事业遇到困难时,也会请他出面解决,如2004年成立的马巷镇敬老院,常请他募集一些物资,“每次老洪总能满载而归,一些企业家对他说,你每年为我们免费写那么多字,我们支持一下你是应该的,再说你还是为敬老院办好事”。对洪宗棍的魅力,一位陪同导报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由衷佩服——— 正是凭借这种魅力,8年来,洪宗棍为马巷镇敬老院募集到100多万元的爱心款物……
除了为敬老院筹集爱心物资外,洪宗棍还凭借自己多年来用毛笔行的善事,几年前让知名企业——— 洪氏企业等两家大企业落户同安、翔安,“这两家企业平时请我写字,结缘拉关系以宗亲联谊为主导,加上政府部门领导大力支持,他们就来投资了。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老洪比镇里的招商干部还牛呢,哈哈……”
目前,虽然已是74岁高龄,但洪宗棍用笔行善的脚步没有停,2011年11月,他还自费去北京参加一个书法慈善拍卖会,写了几幅字拍出了12万元,“虽然路费是自己掏的,但为善最乐,能用笔做点善事,我很愿意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