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比他帅的,字没他好看;字比他好看的,长得没他帅!”朋友方志强如此评价潘文芝。今年34岁的潘文芝专业学的是油画,和传统书法并不沾边。上大学时,小潘无意中看到了王羲之书法集的《圣教序》,他突然觉得“看到这样的字,像一个个行走在宣纸上的模特,非常有气场”,从此他迷上了书法。
潘文芝身高1米80,篮球打得不错。大学时代,像他这种条件的同学,早就忙着在“娱乐圈”厮混。但他却有点“孤僻”,只对书法练字情有独钟。在潘文芝的书柜里,碑帖书记琳琅满目,从唐代到近代,各时期名家碑帖应有尽有。对于如何写好字,小潘有两点总结,一是勤奋,二是悟性。在他看来,临帖是必经途径,“临多了,才有功底内涵,而若没有悟性,则写不出自己的气质”。
与大多民间书法家不同,潘文芝熟悉书法的历史渊源,擅长模仿各个朝代古人的字迹,因而有不少收藏家,拿着名家真迹来请他鉴定。事情发展到后来,还有人打他主意,想请他炮制一些名家的赝品,被他严词拒绝。
高个子练字最伤腰,经常伏案练字,潘文芝最怕腰酸。他常常开玩笑,“都说书法修身养性,修身我是没感觉,但是养性还是很有道理的。从每个人写字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他情绪的波动”。容颜易老,书法却是常青的,已近中年的潘文芝,觉得自己越活越有乐趣,越有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