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唐居住区建设现场。
台海网3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塔吊林立,场面恢宏。全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伴随着岛内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正在一天天长“大”。昨天上午,市建设与管理局局长林德志带领相关人员来到现场,与翔安区及有关各方一起,就提速建设进行研究破解。
“速度还不够快,卡壳的地方到底在哪?”一道道环节的一个个问题摆上台面,林德志逐一提出解决的思路办法。碰头会高效有效,仅花了一个多小时。
与此同时,就在离洋唐居住区不远的另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翔安东方新城,一场全市性的现场观摩会即将在这里开展,组织这场观摩会的目的是,让大家来看看这个项目是如何抓工程质量安全的,以此推动标准化作业的形成。
提速保障房建设,提升城乡环境,提高文明施工水平。连日来,市建设与管理局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围绕促发展和惠民生两个主题,为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全力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全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保障房建设
经过梳理,今年我市将共筹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38个共3.3万多套。林德志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好、管好、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解决低中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将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分配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相关处室、单位积极配合,举全局之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又好又快建设,让更多百姓早日搬进新家,早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按照计划,作为全省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的洋唐居住区项目,从明年底起将陆续建成包括限价商品房在内的各类政策性住房及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关键词:城乡环境整治
城市不仅在于建设,更在于科学有序的管理。围绕打造宜居厦门和幸福厦门的要求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林德志透露,今年将实施一系列改变城乡环境面貌,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争取一年开展试点,两年全面铺开,三年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我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城乡社区的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十条溪流域的综合治理,“两快一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流域沿线村庄完成改造和提升,在全市打造一批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宜居城乡社区。
继去年对全市15条路段(节点)沿线建筑实施立面改造,下一步拟再实施15条路段的沿线立面改造,以此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