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两岸人不变的亲情纽带 交流从金门开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洛杉基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3月30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林瑞声)几天前,被称为台湾最大规模嘉年华的“2012高雄内门宋江阵”开场。演出中,来自厦门翔安的宋江阵表演团队吸引了台湾民众的目光。

   其实,这支淋漓展现原汁原味闽南文化的厦门翔安宋江阵队伍在台湾已小有名气。2010年,它作为60年来第一支赴台湾表演的大陆宋江阵团队应邀参加全台十二大节庆之一的内门宋江阵活动。厦门翔安宋江阵队伍频频被邀请的原因是台湾宋江阵表演源于祖国大陆。

两岸人不变的亲情纽带

   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翔安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两岸关系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

   据翔安区区委书记陈永裕介绍,翔安是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历史上两地人员往来频繁,祖籍地翔安的台胞有近40万人,在翔金胞有3500多人,是福建省重要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随着两岸交流大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特别是金门同胞怀揣深深的思念之情,来到了翔安。他们发现了身边种种惊人的相似与吻合:金门的青少年来这里参加夏令营说:“我们讲的是一样的闽南话、唱的是一样的歌仔戏,吃的是一样的海蛎煎……”两岸直航后台湾香客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进香谒祖活动就是到翔安区马巷镇池王宫;跨海而来的游客,发现这里红土壤上矗立的红砖石壁脚古大厝跟他们家的一模一样,就连村落的守护神——风狮爷也如出一辙。

打造现代化光电子产业链

   走走,看看,听听,如此亲切的翔安,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找到家的感觉。从此,越来越多的两地人民手牵手,心贴心,一起走。今年春节,金门县书法学会理事长陈添财特地跑到翔安为群众写春联,两岸人民一起欢乐过节。金门当地还聘请了为金门与大嶝验“DNA”的翔安人张再勇为顾问,鼓励他继续为两地民间交流多作贡献。

   上世纪80年代末,两地渔民当起了商人,划着小船,带着物品在海上相互交换。翔安这边提供母鸡、桌子,金门这头拿出菜刀等日用品,双方进行物物交换。随后物物交换已经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才有了“小三通”的提案。

   为了规范管理金厦海域民间小额贸易,引导和加强两地民间经济交流,1998年,国家批准设立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祖国大陆唯一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享受对台贸易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这个“两岸直接交易大超市”已经有数万种正宗的台湾特色商品“进驻”。台湾商品的畅销,让许多台商嗅到了商机,越来越多台商选择到这里开店。台湾“高山原创生活馆”负责人厉启明已经行动起来了,打算将店面作为“试验田”,观察大陆的市场动向。

   越来越多的台商,看到了翔安抛出的“橄榄枝”,正大规模地登陆。作为全国唯一的光电产业集群试点的翔安,同样让台商青睐。友达光电、冠捷科技、东元电子等台湾龙头企业先后进驻,且在此不断发展壮大。翔安把以台企为主的光电产业链做为重点扶持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并逐步向更高端领域发展。目前,光电产业链年产值已经突破500亿元,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现代化光电子产业链。

   从小范围海上物物交换,到以规模较小的塑料塑胶、佛具制香、石材陶瓷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光电产业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翔安正成为台商投资的宝地。

让交流走向深入

   去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这个迄今为止国家在对台方面给予地方的最高层次、最全面的定位,让翔安如饮“甘霖”,更加坚定先行先试的步伐。金门县的李沃士表示,大陆市场前景广阔,金门的许多商家都希望能够通过翔安进军大陆市场。

   在两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翔安、金门两地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校际交流、戏曲交流、民俗交流、旅游交往、乡亲互访等活动日益频繁,翔金翔台交流交往正在迈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相关新闻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

厦门翔安:村美民富风尚新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   走进厦门翔安锄山村,村口到村中溪道路两侧栽种着100棵香樟树、50棵红花三角梅、8棵非洲茉莉花、3000株黄蝉,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傍晚,总会有数十名呼吸了一整天清新空气自驾游的客人,提着从农户那里买来的菊花茶等农产品,恋恋不舍地离开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晚霞,映红了其身后一群农民的笑脸。   锄山村是厦门翔...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