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风雨的“金门县政府旧址”。
台海网3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文/图 记者 王元晖)刻划着历史印记的“金门县政府旧址”下月将正式启动修缮工程,一期工程为期半年。据悉,有关部门将斥资300万元,重现这一历史遗迹的风采。
据了解,“金门县政府旧址”位于大嶝田墘北里131号,为12幢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厝建筑群,包括当年县政府总部、文书房、保安队队址、县政府会议旧址、县政府盐兵楼、国民党金门县党部、国民党金门县党部书记处共7处12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698.6平方米,以红砖建筑为主,大都是“燕尾式”和“马背式”。
翔安区文史专家张再勇介绍,1937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金门岛,金门县政府被迫撤离金门岛,迁往大嶝岛,借用民居办公,同时,国民党金门县党部也迁至此。抗战胜利后,金门县政府于1945年10月3日迁回金门岛。在8年中,先后有9名金门县县长在大嶝就职。虽历经炮火,但这片建筑群至今仍基本保留完好,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迹。2009年,在大陆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门县政府旧址”12幢闽南古厝被列为当年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也把“金门县政府旧址”批准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上报国家文物部门申报涉台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