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日讯 据厦门商报报道
记者|袁晓敏 通讯员|蔡江沈 蔡建东
姜母鸭香飘厦金两岸。 袁晓敏 摄
从当年扛着锄头冥思苦想生财之道,到如今开着奔驰四处张罗生意,经过20多年的经营,翔安农民出身的老板洪水拱已经拥有了30多家连锁店,产品不仅销到闽南各地,还香飘金门。
翔安福春姜母鸭食品有限公司老板洪水拱是翔安新店人。每当谈起创业经历,他总说自己是“土农民”出身,创业之前也是扛着锄头种地。不过,与别的农民不同,他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下巴顶在锄头柄上,想着如何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结婚后,洪水拱与妻子一起开了家姜母鸭饭店,并以妻子的名字命名为“福春姜母鸭”。妻子主内,他则四处张罗着开拓市场。转眼20多年过去了,如今,福春姜母鸭已发展成拥有30多家连锁店的厦门餐饮业新星,其产品成为翔安区着力打造的 “三宝九品百味”品牌特色菜中“百味”之首。
近些年,不少来翔安省亲或者祭祖的金门乡亲都喜欢品尝福春姜母鸭。由于使用了真空包装,保质期较长,不少金门乡亲还特意购买福春姜母鸭随船带回金门。翔安福春姜母鸭名气越来越大,洪水拱也因此获得了“鸭哥”的美称。洪水拱说,其实早在“小三通”之前,福春姜母鸭就通过两岸民间小额贸易而香飘金门了。
姜母鸭是厦门一道历史悠久的特色菜,传说已约有3000年历史。据介绍,在商代,御医吴仲研制出一味滋养补品:以麻油炒红面番鸭和老姜母,用烧酒炖煮,美味无比。吴仲将其命名为“姜母鸭”。因吴仲是闽南人,他年老还乡,偷偷将姜母鸭的制作手艺传给儿媳。后来,儿媳开的饭馆因姜母鸭而声名大噪,从此姜母鸭这一宫廷御膳逐渐在闽南民间流行。如今,姜母鸭成了闽南乃至台湾的一道名菜。
洪水拱说,在翔安传统的婚宴上,姜母鸭和封肉是必上的两道菜。婚宴中间上了姜母鸭后会举行一个仪式,就是新娘起身把位置让给婆婆坐,并拿一张小板凳给婆婆垫脚。由于鸭有“压”的含意,喻示媳妇要尊重婆婆。
如今,洪水拱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又在筹划建自己的生产基地。洪水拱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准备在翔安新圩镇投资1000多万元建一座集加工生产、企业办公、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厂房,预计明年年初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