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通讯员 蔡江沈) 闽南红砖古厝、燕尾形山墙、马背形屋顶、闽南砖雕、拍胸舞塑像、新圩嫂雕塑、古宅十八弯……不久的将来,您将在新圩滨溪休闲公园里看到诸多“闽南文化元素”。昨天上午,记者从翔安区了解到,该区将把该公园打造成是省内唯一一个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古厝屋顶燕尾脊指向天空,红瓦顶、红砖墙散发着闽南建筑特色,廊墙上雕有彩绘彩塑,衬托出古厝的美感,公园内还将建设“新圩嫂雕塑”、“拍胸舞塑像”、“古宅十八弯”等具有“闽南文化元素”的景观。设计方案显示,该公园的规划无不渗透着“闽南味道”。
据了解,新圩滨溪休闲公园位于新圩社区铺尾下周边,公园已经正式动工。根据规划方案,整个公园投资概算3600万元,公园将沿溪而建,将生态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融于一体,力求达到人性化、高品质、简约性、永续性等四个基本目标。该公园将栽种“市树”凤凰木、“市花”三角梅等品种,绿化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还将建设1058平方米的停车场。
据介绍,公园将建“栈道十八弯”,该设计取自新圩镇古宅村的“宋代古道”元素。“古宅十八弯”是同安通往泉州的古道,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左右着同安经济文化发展。而滨溪十八弯的设计正是取材于这一保存完好的600米古道,隐喻“终南捷径”,为公园增添不少闽南人文色彩。
有专家指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闽台两岸人民精神家园的纽带。新圩滨溪公园的建成,不仅将给那些散落在民间的闽南文化瑰宝找到一个“家”,而且一些零星的“非遗”展览,也可在这里得到保护,最终将保护闽南“非遗”发展为“非遗”产业。据悉,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新圩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还将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之旅,鼓励百姓亲近珍贵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