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早熟种子
收成时已经“太老”
而韩国进口的种子,很可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我市的。
叶站长说,销售韩国种子的商家没有种子销售许可证,也没有进口凭证,因此,相关部门可以以无证经营进行处理。由于此次涉及面较大,金额较高,公安部门也将介入调查。
不过,叶站长推测销售商也可能是受害者,因为此前韩国种子在种植中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今年可能是有人用早熟的国产种子冒充进口种子,再推销给了销售商。
据称,该种子销售时是以袋装销售的,一斤售价九千多元,一袋可种6亩(正常种子一罐只能种2.7亩左右)。以为捡了便宜的种植户,按往年种植坂田七寸的时间来管理,却不知道种下的是早熟品种,结果收成时才发现胡萝卜早已熟透,出现表皮发黑的情况。
评论
洋种子的隐性灾难
“洋种子”受到农民追捧,原因不外乎就是卖得好、赚钱多。农民们考虑的是自己的生计,却没有想到,“洋种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灾难。
有调查证实,在中国种子市场“试水”并取得成功的洋种子,从蔬菜、花卉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扩张,而且速度明显加快。早在两年前,洋种子就占据了中国市场80%的利润。
今天,厦门出现的“胡萝卜垄断”现象,足以证明专家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有业内人士认为,洋种子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优质的种子资源,却没有带来国内种业急需的科研成果、管理经验等核心竞争力。而洋种子垄断蔬菜种子后产生的高价格、高风险等后果已逐步显现。
阿根廷倒在“孟山都”(美国农业公司)脚下的事实,能否让身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感到一丝风雨欲来的威胁?
毫无疑问,优质种子确实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但随着洋种子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被绑架的就不仅仅是胡萝卜,而将是整个中国种业。 (蒋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