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种子种出来的胡萝卜芯里有一个黄圈。
■胡萝卜收成了才发现不是预想中的优质产品,辛苦白费,连成本都收不回。
台海网2月2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最近,厦门频频爆发胡萝卜“假种子”事件。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翔安一带从事胡萝卜种植的农民,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种子,本土种子几乎绝迹。虽然目前我市已投入本土种子的研发,但是短时期内尚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要求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本报讯(记者 王东城)记者从种子部门了解到,根据去年的相关数据,厦门从日本引进的坂田七寸种子大约五六千罐,一罐大约可以种植2.5亩。全市大约有3.5万亩的胡萝卜种植面积,以此计算,单单这一个外来品种就占据了四成左右的种植面积。
翔安一带从事胡萝卜种植的农民,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种子,本土种子几乎绝迹。而一旦遇到进口种子供应紧张,极易陷入困境。
据了解,目前在翔安种植的坂田七寸胡萝卜种子都是雄性不育,不可能留种,因此翔安农民每年都要高价向日本购买胡萝卜种子。
据记者了解,坂田七寸种子目前的市价7000元左右,农民种植一亩胡萝卜成本约4000元,光光种子的成本就占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二。
厦门市种子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口的胡萝卜种子品种较优质,试种效果好,因此选用国外品种渐渐形成了群体规模。厦门本土种子也在研发中,但是优良种子的培育要5到10年,无法在短时间内问世。
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说,胡萝卜在国内的育种比较滞后,起步比较晚,中国农科院,天津、北京等地有在做胡萝卜的育种,但是育种的材料比较少,目前材料差不多只有300多份左右。
“育种材料就像我们建房子要砖头、水泥一样,建越好的房子,材料需求越多。”专家说,相比而言,国外胡萝卜的育种材料都是上千份在研发。目前,日本和美国在胡萝卜种子研发技术方面比较发达。
此前,由于坂田七寸种子紧张,一度严重缺货,引起了市领导的注意。市政府和市科技局为此进行了专题论证会,将胡萝卜的育种交给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但是育种除了需要资源和材料等条件,同时也要气候允许,目前我市仍未研发出本土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