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蜢弄鸡公》表演现场。袁晓敏 翻拍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厦门商报报道 记者 | 袁晓敏
“我是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坐飞机!”翔安新圩镇古宅小学学生黄憾民走下飞机后,手握挂在胸前的金牌兴奋不已。昨日,黄憾民等22名翔安农村娃儿,以竖笛演奏《草蜢弄鸡公》从11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魅力校园———全国春节联欢晚会”金奖。
首次坐飞机去北京
黄憾民今年刚满10岁,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容,透露出一股农村孩子的纯真气息。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大帽山农场罗田村,是翔安最偏远的山村。他父母都是菜农。因为罗田村没有学校,他每天要走几公里山路到新圩古宅小学上学。以前他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同安城区,连厦门岛都没去过。
“这次我们去了故宫,去了天安门,还去了长城!”黄憾民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故宫、天安门和长城,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去看看,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他们还从北京带回了金牌。
古宅小学校长黄建社说,此次共有22名孩子随团前往北京参加演出,他们都是山沟沟里的农村娃,有机会去北京比赛,孩子们收获很多。
训练20多天就夺金
这块金牌来之不易。黄憾民说,他父母靠种菜为生,农闲时外出打工,他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为了训练,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由叔叔骑摩托车送他上学。从他家到学校路途远,而且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车辆没法通行。
指导老师黄金聪说,从黄憾民参加训练到去北京比赛,前后只有20多天,训练时间这么短能拿金奖,他付出了很多汗水和泪水。“一开始训练哭过,但他没有放弃,训练结束后他还主动‘加班’练。”
“不仅黄憾民如此,参加比赛的这些孩子都很纯真,他们执着的精神让人非常感动!”黄金聪说。
黄建社告诉记者,古宅小学是福建省艺术扶贫示范基地,这所小学只有180人,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决定选择竖笛作为古宅小学器乐队的主要乐器,“竖笛比较便宜,孩子们买得起,这种乐器也非常有农村特色”。
黄建社说,该校从2007年开始组建《草蜢弄鸡公》的竖笛演奏队伍。《草蜢弄鸡公》是由取材于农村生活的闽南童谣改编成的竖笛演奏曲目,为了更好地展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表演中又添加了舞蹈和队列变化。
据介绍,由于新老队员更替,这次从接到比赛通知到参加比赛前后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少孩子都是乐队新成员,所以训练过程中困难很多。
“经过短短20多天的集训就上场比赛,我们事先心里都没底,但是孩子们却做到了!”黄建社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