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腊月十六,午时,恰好金嶝海域满潮时。记者从莲河码头搭乘木渡船,往距离金门最近的小嶝岛采访。
波光粼粼,小船穿行在海砺田、紫菜田之间。约30分钟,就到绿意盎然的小嶝岛。
小嶝码头人声鼎沸,停靠着几艘满载游客的渡船,导游和电瓶车师傅亲切地招呼客人。
路边随处可见褐色紫菜贴在成排的篱编晾晒,与燕子脊,红砖子,古大厝,构成一幅幅美丽画面。
一民居厅口。73岁的张春兴与妻子坐在竹交椅上,晒太阳,喝茶聊天。他家也养殖紫菜,不多。他说,现正是今年紫菜最后一次采集,叫“尾水”紫菜,尾水紫菜叶大,口感较差,一斤才卖10多元;而“头水”紫菜叶面细长小,甜美,一斤可卖40元;好年头,紫菜可收三水到四水;一亩紫菜年收入可达1万元。
小嶝岛面积虽仅0.88平方公里,但可供种植紫菜的海域不小,于是8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养紫菜。居委会周主任告诉记者,一年仅紫菜一项就可给小嶝居民带来8000多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村民还吊养海砺、讨小海……靠海吃海,自古循之。
两门炮战时,对面金门打来的炮弹将不少小嶝民房炸成废墟。两岸关系好转以来,居民开始海域养殖。这两年来,紫菜价格一直梯度上升,给居民带来丰厚收入。居民纷纷盖房子。张春兴说,新房子给儿子家住,他喜欢住古大厝。
对于小嶝岛和大嶝岛之间未来将建机场的事情,张春兴说,希望尽快能看到,也希望飞机场让紫菜卖得更好。
推窗就可观海上日出日落,听涛声望星空,远离喧哗,这是靠紫菜富裕起来的小嶝人的桃园生活。
记者 林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