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翔安区委宣传部与导报联合推出的“翔安好厝边”专栏将为您集中报道今日翔安区社会的真、善、美,展示在我们身边令人感动的温暖。在翔安,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好人好事,或者厝边头尾有感人的故事,欢迎您致电告诉我们,我们将派出记者给予报道。联系电话:7889697,小黄。
昔日最穷的时候,他身上只有5元钱,却要和妻子维持一周的生活,但他挺过来了,因为有人帮助了他;如今由于土地被征用,他获得了一笔补偿款,按道理应该好好享受一番,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办了一个“爱心菜馆”,两年来为地震孤儿和优秀学生捐款8万元。
他叫洪德薯,翔安东坑村村民,今年47岁。谈到建“爱心菜馆”的原因,这位憨厚的农家汉子淡淡一笑,“我最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了我,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要记得感恩”。
洪德薯从小家境贫寒,为了改变命运,他先是去部队当兵,退伍后自己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最困难的时候全家人一共只有5元钱。是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他们才渡过难关。
经历过苦难的人特别惜福,从那以后洪德薯工作更努力了,因为他有了一个目标:“要多赚钱,一来改善家庭生活,二来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好心人。”
2000年,打了个翻身仗的他终于开始回报社会了,“当时我是村里的副主任,一年的工资几千元,我全捐给了困难村民”。2010年,因为自家的地被征用,洪德薯获得了一笔补偿款,就在别人买房买车的时候,洪德薯决定建一个“爱心菜馆”,把收入的1/3捐给困难群体。
两年来,洪德薯的爱心菜馆吸引了不少人光顾。今年初,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来店里吃过饭后,更表示愿意免费做菜馆的“形象大使”,这让老洪更有信心做公益。
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黄培真 张天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