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蜂农,培养出象棋特级大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张燕娟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他是个养蜜蜂的农民,至今已养了48年,不过你跟他聊养蜂的事,他话不多;但如果你说要跟他下盘象棋,这位70岁的老头立马就会来劲……他叫郑雨水,翔安马巷人,不仅自己爱好象棋,还将儿子郑一泓调教成厦门有史以来第一位国家特级象棋大师。

  一位蜂农是如何把儿子调教成特级大师的呢?老郑说,他从小酷爱下象棋,只是一般人下棋,每次下完就算了,但他不一样,“输后就老琢磨着,还用笔把棋谱记下来,然后自己边看边学。到40多岁时,我就知道一些门道了。”当时他儿子郑一泓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他怕儿子四处乱跑,就把他拢在身边,教他象棋。没想到儿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学得很快……

  郑一泓1975年出生,6岁的时候郑雨水就开始教他下象棋,“学校报名时,我带他去报了,然后用10天的时间把书读完,其他时间——— 下象棋!”郑雨水亲自给儿子讲解、调教,并带着他去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比赛。

  “他七岁时,省里正好有少年组比赛,他代表厦门到省里比赛,得了第三名。后来又上北京参加全国比赛。以后,每年到省里参加比赛都拿第一名,连续六次都是第一名。郑一泓还是少年组年龄时就参加青年组的比赛,得了全省第六名,后来在福建省就连得第一名。参加全国农运会(象棋)比赛得第三名,团体拿了冠军。”

  2001年,在第五届全国象棋大师赛上,郑一泓以五胜四平的成绩获得冠军,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这是厦门有史以来第一位国家特级象棋大师,也是福建省唯一的特级象棋大师。

  教儿子学象棋,郑雨水除了花心血外,还花了不少钱,但他无怨无悔,“我养蜂赚的钱,除了家庭生活,都投到儿女的爱好(他女儿喜欢南音)里面了,不过我很乐意,因为这不仅是儿女的爱好,也包含我的爱好”。

  除了教儿子外,郑雨水还教马巷的农民下棋,能把儿子培养成特级大师,他教出来的农民棋手自然也身手不凡:“从第二届参加起,每届省农运会,我都能为厦门拿金牌回来——— 今年10月份在三明举行的第七届省农运会,我们就拿了两块金牌——— 是厦门队的夺金大户呢!”

  谈到自己最喜欢也最拿手的象棋,郑雨水开心得像个老顽童,另外,尽管已70岁了,他依然心中有梦:创办一所学校,培训出下一个郑一泓来……

  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黄培真 朱毅力 文/图

相关新闻
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揭晓: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获“特别贡献奖”

台海网12月2日讯 据厦门广电报道 近日,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获“特别贡献奖”。在颁奖典礼中,评审组充分肯定了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在全省率先实行专题询问全媒体现场直播,实现市级层次预算联网监督,推动保障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同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外交活动等突出成绩,并赞扬其为建设法治中...

【两岸交流三十年·人物】心怀故乡山东的台湾“政坛名嘴”

【题记】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台海网11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福建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指导单位,福建法治报社、法制日报社福建记者站主办的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评选当天,评委会综合投票情况,经过专业审评、民主投票推选出了...

两岸交流30年·人物 高秉涵:我抱着的不是遗骨,是乡愁

台海网11月18日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949年13岁的高秉涵随逃难人潮去到台湾,不料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直至42年后,1991年55岁的他才得以回到山东故乡探亲,但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孤坟。高秉涵还是“幸运”的。许许多多的老兵在台湾孤寂一生,到死也没能再看到故乡一眼。为了达成老兵们的遗愿,这30年来,高秉涵一共抱...

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启动

台海网10月27日讯 (福建法治报记者 赵忻)“践行法治理念,彰显法治力量”,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此次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福建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指导单位,福建法治报社、法制日报社福建记者站主办,省人大法工委、省政协社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