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姹紫嫣红的五月,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的翔安新区,生机勃勃,春潮涌动。一辆辆重型机械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集结,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战役陆续在这里打响。
这是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这是海西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热土。近两年来,翔安区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契机,比学赶超,上下联动,按照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和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港口物流基地、海西对台交流交往基地、高级技术人才教育和文化发展基地、高优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基地、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的“五大基地、一座新城”,奋力实现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人民生活“三个新跨越”。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艳阳当头、汗洒热土。今天,只要步入翔安的土地,任何人都会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所感染。原先只能在规划图上看到的交通网络,正在迅速转化为振奋人心的现实。
回首这一年多的时间,翔安隧道顺利通车,翔安大道二期、海翔大道市政化改造竣工,翔安东路、马新大桥、滨海东大道顺利动建,新区“四纵五横”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对外交通网络日益便捷。
在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浪潮中,一座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的建设,已经在这片热土上全面铺开。翔安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发展配套功能显著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南部新城一期7条规划道路已动工建设,内官、洪前变电站已竣工使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正稳步推进,污水截流一期工程加快建设。与此同时,刘五店南部港区部分泊位试投产,海峡大气探测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吹填造地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水、电、路、污等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记者昨日在翔安隧道出口的西滨立交桥上看到,附近塔吊林立,挖掘机、土方车来回驰骋。明发半岛祥湾、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暨防空防灾指挥调度中心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9.5平方公里的翔安新城核心区正朝着打造以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为核心的综合性城市新区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工业发展迈开大步
一排排现代化的工业厂房矗立在几年前的不毛之地上,支撑起企业发展的空间。今天的翔安,时刻都在书写奇迹,而工业,是重要起笔之一。
近几年,翔安区围绕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在海翔大道以北区域规划了约60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全力配合火炬(翔安)产业区加快发展,加大翔安工业园区各片区开发力度,园区市政及生活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去年来,宸鸿科技五期、厦门天马TFT、开发晶等大项目相继落户,瑞科际垃圾资源再生系统示范工程、欣美包装、宝钢钢材剪切、与狼共舞等一批项目顺利动建,乐捷科技、景智光电等20多个项目完成建设或投产。目前,翔安已完成工业区开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友达光电等近700家企业已入驻,400多家企业已投产,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海西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以火炬(翔安)产业区、翔安工业园区各片区为平台,以光电、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柱,以龙头骨干项目为支撑,翔安区工业发展全面提速。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翔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家,总数达184家,有51家企业产值超亿元,友达光电产值再超百亿元,银鹭食品产值53.6亿元,增长52.1%,源水水产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
今天在翔安,一台台打桩机还在紧张作业,一辆辆工程车还在来回奔走,而一座座现代化厂房也正从平地上拔地而起……翔安的发展,步入了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和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的新阶段。
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每逢节假日,大嶝对台商品交易市场总是呈现这样的场景。今天,备受瞩目的大嶝市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全速推进,一期启动区——台湾免税商品主题公园将在今年7月底前开门迎客。
把目光移向翔安大道附近的新店镇。今年4月底,拥有1.5万平方米经营面积的人人乐超市在翔安汇景购物广场试营业,从此改变了翔安没有大型超市的历史。令不少同行惊讶的是,试营业第一天,超市就创下了6万人次的客流量和200万元的营业额。
在汹涌人潮的背后,是近年来翔安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商贸餐饮经济趋于活跃,保时捷4S店建成开业,苏宁、豪客来、中影国际影城等一批知名品牌店进驻设点。物流行业不断壮大,全区75家运输企业实现运输税收收入5000多万元,火炬B型保税物流中心出口交货值达40.2亿美元,海峡国际钢铁物流中心将于“九·八”前建成投用。
与此同时,翔安区还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大嶝战地观光园国家4A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小嶝休闲渔村开门迎客,大帽山综合开发全面启动,还与金门探索开发大嶝、烈屿“两岛一日游”项目。去年,翔安区接待海内外游客253万人次,增长46.2%,旅游总收入增长35.6%。
这里,不再是“风头水尾”的贫瘠土地,而是全球商家、八方游客激情共舞的绚烂舞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已将目的地定位在一个共同的支点上,即我们的魅力翔安。
保障措施惠及民生
家住翔安欧厝的退养渔民黄大爷晚年生活过得很惬意——虽然放下了渔具,但是每个月却能从政府领取200元的保障性就业补贴。翔安区委、区政府颁布的《翔安区促进就业和民生保障的十大措施实施意见》实施后,黄大爷与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退耕农民、退养渔民,成为这一新政策的直接受益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翔安“五大战役”清单中,记者留意到,民生工程项目就有19项,涉及民生“十大措施”、惠民实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教育卫生项目等重点领域。
建区以来,翔安已完成征地7万亩,海域退养12万亩,拆迁32万平方米,涉及20万退耕退养农渔民。为此,该区把民生工作特别是农渔民的转产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来谋划,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新区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从去年开始,翔安每年安排5000多万元,为全区50—60周岁的退耕退养农渔民每月发放保障性就业补贴。去年来,他们还采取多种形式共转移农村劳动力6789人。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翔安区还投入1.1亿元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成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和一批村(居)标准化卫生所、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百公里纵走挑战赛”,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新区荣获“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顺利通过全国、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新圩马塘村通过“全国文明村”复查。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今天,海峡西岸正奏响华美乐章,32万翔安人民,也在大海之滨这一条条宽敞笔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数字快览】
2010年,翔安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比建区时增长7.8倍,比增34.7%,七年平均增幅3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增长29.9倍,比增68.7%,年均增幅63.3%;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增长11.9倍,比增51%,年均增幅44.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25亿元,增长12.68倍,比增37.7%,年均增幅45.31%;固定资产投资135.2亿元,比增32.9%,连续四年超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07元,比增10.8%,基本实现翻番。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在全市各区位居第一。
最近召开的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透露,翔安人均GDP在全省8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排名全省前15位。
【亮点】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宸鸿科技五期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今年1月正式动工。项目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三栋厂房、两栋设备房、一栋办公楼、餐厅及员工活动中心,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触控屏用保护外盖玻璃面板。计划于5月份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目前,A栋厂房即将投产,B、C栋厂房正在抓紧建设。
大嶝对台商品交易市场
该项目规划用地0.8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计划2016年竣工,打造两岸休闲购物主题公园;项目规划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用地面积51.97万平方米,三期用地面积约27.66万平方米。现进行一期的A区(即启动区)建设,该区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2.8亿元,现有商户入驻签约率达85%以上。建成后的启动区主要经营台湾烟酒、茶叶、食品、农水产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艺术品、家居用品、服装及饰品、儿童玩具、休闲运动用品、3G产品、洗涤用品、化妆品、图书、婚纱艺术、特色餐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