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当前物价“涨声”一片的背景下,菜价的“跌”,却让全国菜农们愁眉不展。一个好消息是,在翔安区,“卖菜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缓解。在区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厦门部分大型超市已经纷纷直接奔赴翔安田间地头采购,并将通过“零利润”专柜等方式向市民们推销。
在此之前,与全国各地一样,翔安白菜普遍滞销。虽然“卖菜难”主要是市场行为,但在菜农遭遇困境时,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帮农民销售白菜。在深入新圩镇、内厝镇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该区于4月25日专门组织了区经贸局、区农林水利局、区工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共同分析当前大白菜销售形势,研究应急方案,提出对策措施,困扰农民的白菜滞销难题基本解决。
“农超”对接 新圩20万斤白菜上市
好收成并不意味着好收入。“今年的蔬菜长势都很好,市场上供大于求,不少农户的菜都很难卖。”新圩镇乌山村的小蔡昨日如释重负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以来,翔安区各级部门尽全力为菜农牵线搭桥,帮他们销售积压的蔬菜。
一条条坚实的纽带,开始把田里的蔬菜与超市里的货架紧紧相连。据介绍,近期,新圩20万斤白菜应季集中上市,为尽快帮助菜农破解滞销难题,区经贸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一方面派人实地走访农户,咨询果蔬批发商,掌握菜贱伤农、销路不畅的原因;另一方面则协调市商务局启动“农超”对接方案。区经贸局小苏告诉记者,4月29日,翔安庄家堡合作社与岛内销量最大的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民兴超市已成功对接,正式签订供货协议,而4月30日起,庄家堡合作社每日供应永辉超市大白菜3.5吨,供应沃尔玛2.5吨,供应民兴超市预计将超过1吨。
昨日,庄家堡合作社社长郭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在忙着组织社员们采购大白菜和中甘蓝、茄子。“我们翔安的大白菜和中甘蓝、茄子已经在天虹超市与市民见面了。”他说,在区经贸局等部门的协调下,该合作社和天虹超市在一番商谈后也已达成了协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翔安全区白菜每日采摘量大约在10吨左右,原市场销售仅有2-3吨,经过成功对接,超市又新增了6-7吨的销售量,菜农的燃眉之急迎刃而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翔安已帮助菜农销售白菜100多吨,菜农收入60多万元——白菜采售平衡,价格趋稳,“农超”对接效果超出了预期。
助力菜农 出台六大帮扶措施
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了缓解全国普遍存在的蔬菜滞销难题,翔安区近日出台多项举措帮助菜农寻找出路。据了解,这段时间以来,翔安着手建立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发布该区蔬菜生产信息,组织蔬菜生产大户、经销大户积极寻求商机。让不少菜农乐不可支的是,今天,大量学校、企业、餐馆和机关单位已经开始直接从菜田里采购蔬菜了。
“我们在想办法应对蔬菜结构性滞销问题的同时,也将对菜农接下来的种植进行指导,让他们优化品种结构,早、中、晚的蔬菜合理搭配种植,指导菜农分析当前蔬菜生产、销售和市场变化情况,引导种植厦门稀有品种,分散种植,减少经营风险。”区农业经营管理站林志江告诉记者,为尽快帮助菜农解决实际问题,渡过难关,区经贸局、区农林水利局、区工商局及各镇(街)积极出谋献策,提出扩大销售渠道、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措施、建立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引导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加强农业设施栽培发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等六大具体帮扶措施。与此同时,翔安区还鼓励蔬菜协会、经济人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单位或其他个人,利用订单、冷库贮藏等加大大白菜的销售、贮藏力度,在稳定“菜篮子”供给的同时保障农民收入。
记者昨日在新圩、内厝等地看到,一辆辆收购大白菜的大货车依旧忙碌地在田间地头穿梭。它们,满载着蔬菜以及翔安菜农们的希望,迅速驶向厦门的各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