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朱毅力 叶水撰文/图)“根部要埋多深?株距多少才算合适?”
昨日上午,在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后,副市长潘世建边挽裤腿边虚心发问,他的“老师”———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卢昌义教授顺手拎起几株红树林树苗讲解着:“半米深为宜,株距40公分左右,根部要舒展开来,这样才比较容易存活。”随后,副市长潘世建带头抱起一捆红树林树苗走向泥泞滩涂处,俯身、挖坑、填土、拍实……
当天,在副市长潘世建带队下,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港口局、海事局、厦大、集大、海洋三所、翔安区、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环保志愿者约200人共植下5000棵红树林。
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位于翔安区马巷镇下潭尾海域,据市海洋与渔业局透露,该项目施工将耗时1年半,工程主要是通过人工加高,形成1.6—2.2米的人工滩涂面及1.6—4.2米的人工岛屿,用海面积约125公顷,形成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沿岸及岛型人工滩涂44.8公顷,规划种植红树林的面积达42.8公顷。
据介绍,正在建设中的下潭尾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公园具有城市湿地公园的性质,它地处市区的河口海湾。其中,以海堤为界,可分为淡水湿地和咸水湿地,通过种植淡水植物及红树植物,可以形成国内少见、厦门唯一一个具有咸淡水植物,生态结构比较完整的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