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讯 昨天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上午九时,“传承孝道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暨‘二十四孝宣传’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教文体局和区妇联共同主办,翔安区社科联、文联和马巷中心小学承办。
翔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教育工委书记黄奋强,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萍,翔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文联主席洪龙泉,翔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许明丽,翔安区妇联主席宋淑敏等出席了活动。
持续开展“二十四孝”系列宣传活动
读本赠送,文化讲坛,征文比赛,孝子评选……近来,一场以“二十四孝”为核心的宣传系列活动在翔安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昨天,翔安区各界齐聚一堂,为孝道文化创始人孔子和“精忠报国”的岳飞塑像举行落成典礼,并对二十四孝宣传系列活动进行总结,对在践行孝道中表现突出的2010年度翔安区十佳孝子和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传承孝道文化的相关企业和个人,以及在二十四孝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奖的师生进行表彰。
洪龙泉在发言中表示,系列活动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孔子的孝道文化、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根植于广大的师生和全区人民群众的心中,让孝道文化和“精忠报国”精神在翔安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他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传承孝道的优良传统,以点带面,为翔安的公民道德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不懈努力,他同时希望全区所有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向为孝道宣传活动热心捐资的企业和个人学习,让全社会把传承孝道当成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和谐、国家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经过翔安区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天,推行“二十四孝”、弘扬孝道、传承美德、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已经在翔安区蔚然成风。
纪念先哲兴建孔子岳飞塑像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与凭借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岳飞,昨天“双双亮相”活动现场。伴随着现场师生及社会人士雷鸣般的掌声,这两位先哲将永远屹立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昨天,总结表彰大会举行隆重的孔子、岳飞塑像揭牌仪式,据介绍,此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将岳飞的爱国情怀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构建学校德育基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培养文雅学生、儒雅教师,打造高雅学校。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经典,深入学习、传承古人行孝、守孝的优良传统,并把这种优良传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榜样的力量让孝行温暖家庭、温暖社区、温暖社会。
拜、兴,拜、兴,拜、兴,拜、兴,礼成!阳光照耀着昨天孔子雕像前一张张虔诚的面孔,昨天,中心小学三十名学生代表学校千名学子到孔子塑像前行拜师礼,拜孔子、拜恩师,孔子“进德修业”、“因材施教”、“乐教好学”的思想感染了每一个人。
书声琅琅,入耳入心,诵读经典,浸润人生。紧接着,在庄重的“逝者如斯夫!吾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宣誓后,各年段连番接龙,经典诵读《论语》。
随后,一本本飘着浓墨清香的“新编二十四孝”邮折,赠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表彰孝子弘扬优良传统
昨天,对于林良菽先生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因为这天上午,他身披彩带,作为翔安区十佳孝子之一,登上了光荣的领奖台。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源。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内厝镇莲塘村中有间普通的祖厝——“老人之家”,而这个普通的老房子却让莲塘村组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演绎着一位当代孝子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的感人事迹。据了解,林良菽在自己企业不断壮大关键时刻,尽其所能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关心支持莲塘村公益事业特别是老龄人事业。他时刻关心着自己父亲和村组老人的晚年生活,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家乡人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拥有“快乐生活,健康长寿”的晚年,这也是他创办“老人之家”的理想目标,他昨天表示,他将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昨天上午,包括林良菽在内的翔安区十佳孝子,在人们尊敬的目光与热烈的掌声中,获得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满江红》、《赋得古原草送别》、《说唱脸谱》等一支支或雄浑悲壮或煽情感人的歌曲,随之在活动现场奏响。
【十佳孝子】
林良菽(内厝镇莲塘村):艰辛的创业过程,使林良菽深切感受到亲情的重要。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坚持每天回家看望慰藉父亲,即便出差在外,也要打个电话回家问个平安才放心。
许东灿(内厝镇赵岗村):父亲过世后,他更加珍惜亲情的可贵,对母亲更加倍地孝顺。几年来,他每日不忘做饭给母亲吃,端茶送水更是每日必定的行程。母亲心善向佛,每月固定时间吃素,他为了照顾母亲,动员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一起吃素。
洪世界(新店镇祥吴社区):每年的母亲节,他和家人都要买鲜花献给母亲,表示节日祝贺。为了让母亲老有所乐、洪世界特地腾出一座两层结构的楼房作为老人活动场所,让左邻右舍的老人到家里与母亲打牌。
洪海团(新店镇新店社区):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亲的房间打扫干净,然后端来一盆水,帮母亲刷牙洗脸,服侍母亲吃早餐,母亲吃饱后,他才出去开店。若遇到他有事要出门,也千叮万嘱妻子照顾好母亲。
林添狮(马巷镇琼头社区):平时,他总是把母亲的冷暖放在心上,一旦母亲腰酸腿疼,她总是不辞辛劳地给母亲按摩,等到母亲舒服时,他才肯离开。去年,他感冒发烧,身体还在恢复中,但他却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忙于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洪军民(马巷镇蔡浦社区):一家人几十年同住在一间房屋里从不发生任何矛盾纠纷,一家人和睦相处,三五十年来从没有骂过父母亲,而且对父母亲的生活起居都非常的照顾。
苏天水(马巷镇五星社区):他不仅孝顺老人、关爱弟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如今他还是社区老人协会的理事,谁家的老人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
许志言(大嶝街道双沪社区):为了让许家的良好家风代代传承,他在临街的大门前立一巨石,铭刻“淳厚”二字,在中堂悬挂一幅“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对联教嘱警示许家子孙奋发图强、勤劳致富,传承发挥许家的孝义美德。
陈芋园(大嶝街道嶝崎社区):他取消了出国“淘金”的念头,毅然选择在家照顾母亲。他经常告诉子女:虽然这样的选择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每当看到年迈的母亲健康快乐,他内心就感到十分骄傲与满足。
王彩华(新圩镇桂林村):久病床前无孝子,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没有道理。一家人尊老爱幼,受到邻居们的赞扬,虽然生活清贫,但她说:再苦再累,我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