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通讯员 林瑞声)“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这一简短标语背后的意义,已经确确实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8月份起,厦门城市建设战役正式开打,目前开始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122个建设项目,每个星期都要上报进度和进行考核。昨天,记者在市城管办看到了最新的 “汇报表”,一场关于厦门城市建设的战役已经正式开打,“总司令”为副市长林国耀。
122个项目共为14类,“规划类”被排在第一类,在9-11月三个月,规划部门要完成22项规划任务,包括营平片区的历史人文风貌规划、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等,延续了 “规划先行”的政府思路。
这场战役和 “美”有关。记者发现,和“美”有关的项目尤其多——— 高铁沿线等道路两侧景观综合整治有7个,城市绿化工程有10个,景区公共设施整治工程有4个,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专项整治工程亦和“美”有关,市容市貌整治和管理工程多达14个,有18个地方是要求把电缆从空中改到地底下的。
交通、环保,同样是两个重要课题。厦门有市政道路设施建设、改造项目23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6项,提前实施十二五规划中的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更新400台公交车。
数据显示,厦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数量众多,150天战役中,重点打造8个,引发了“城市综合体热”。
“汇报表”相当于承诺书。厦门成立了城市建设战役领导小组,林国耀任组长,各区副区长任副组长,16个市直部门一、二把手为成员,他们均在“战前”表过态。
按照进度要求,122个项目绝大部分在年底前完成,想达到的目的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宜居生活环境,实现加快跨越发展。
翔安区
战地观光园将建3D影院
翔安的项目仅次于海沧,约23个,其中,“宜居城市综合体”的数量达3个,但均是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项目,一个在年底初见成效,另外两个明后年完工。
有2个重要地点需美化绿化:翔安隧道的隧顶公园,通风塔周围将填土3万立方米,种植苗木1000株,10月完工;翔安大道二期,要种上乔木、灌木、绿地65万平方米,现在已基本完成,预计整条路的综合整治和绿化,于11月份完工。
“翔安将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达到95%和80%以上。”翔安区副区长齐晓玲介绍。
翔安今年还将建设乌山、郑坂两座清洁楼,建设内厝临时垃圾转运站,预计11月份,可完成翔安区府大道的污水管网改造。
在旅游景点上,战地观光园正在进行改扩建:将建一座望金楼,可在楼上眺望大小金门;建设一个137平方米的射击中心;地底下,还有一个3D的电影院等。